P2P网络中冗余数据持久可用性的模型与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P2P 存储系统概述 | 第11-14页 |
·P2P 存储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分类 | 第11-13页 |
·P2P 存储系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主要贡献 | 第15-16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工作 | 第17-21页 |
·P2P 存储系统动态环境的测量和扰动特征 | 第17-19页 |
·节点动态行为的测量结果 | 第17-18页 |
·节点扰动的影响 | 第18-19页 |
·P2P 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冗余机制 | 第19-20页 |
·基于复制的冗余策略 | 第19页 |
·基于纠删码的冗余策略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纠删码及其参数分析 | 第21-32页 |
·研究基础和相关工作 | 第21-22页 |
·纠删码的参数优化模型 | 第22-25页 |
·纠删码参数(m,n)的初步认识 | 第22页 |
·纠删码参数(m, n)的优化 | 第22-24页 |
·仿真实验 | 第24-25页 |
·分析模型 | 第25-27页 |
·扰动模型 | 第25-26页 |
·节点加入扰动 | 第26-27页 |
·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采用Skype 系统节点日志 | 第27-28页 |
·采用指数分布节点日志 | 第28-29页 |
·采用Pareto 分布节点日志 | 第29页 |
·采用Weibull 分布节点日志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基于复制冗余的数据存在期的上下界研究 | 第32-45页 |
·概述 | 第32页 |
·相关工作 | 第32-33页 |
·数据平均存在期的计算模型 | 第33-35页 |
·复制数据平均存在期上界 | 第33-34页 |
·复制数据平均存在期下界 | 第34-35页 |
·数据平均存在期上界的计算 | 第35-36页 |
·通常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 第35页 |
·节点会话期服从指数分布的特例 | 第35-36页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36-44页 |
·仿真节点 | 第36-37页 |
·Skype 系统节点 | 第37-39页 |
·Microsoft 系统节点 | 第39-41页 |
·KAD 系统节点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第45页 |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