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膜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3页 |
·膜的定义及结构 | 第10-12页 |
·膜材料 | 第12页 |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 第12-13页 |
·PVDF中空纤维膜的研究 | 第13-14页 |
·PVDF材料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PVDF中空纤维膜的实际应用 | 第14页 |
·膜改性方法及国内外现状 | 第14-18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14-15页 |
·膜改性方法简介 | 第15-18页 |
2 膜表面zeta电位及动电现象 | 第18-27页 |
·膜表面zeta电位在分离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zeta电位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膜zeta电位的主要测定方法 | 第21-26页 |
·膜电位法(membrane potential) | 第21-22页 |
·电渗法(electro-osmosis) | 第22-23页 |
·电粘度法(electro-vicous) | 第23页 |
·流动电位法(streaming potential) | 第23-24页 |
·其他方法 | 第24-25页 |
·测定方法比较 | 第25-26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26-27页 |
3 实验理论及实验装置 | 第27-39页 |
·理论背景 | 第27-31页 |
·界面电荷的来源 | 第27页 |
·流动电位法测zeta电位 | 第27-28页 |
·zeta电位的计算公式 | 第28-29页 |
·流动电位测定装置的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实验装置设计 | 第31-34页 |
·设计思路 | 第31-32页 |
·膜面电位测定装置构造 | 第32-33页 |
·膜孔电位测定装置构造 | 第33页 |
·实验方法设计 | 第33-34页 |
·实验参数的确定 | 第34-37页 |
·实验步骤 | 第37页 |
·膜面流动电位测定实验步骤 | 第37页 |
·膜孔流动电位测定实验步骤 | 第37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7-39页 |
·实验药品 | 第37-38页 |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4 PVDF中空纤维膜等离子体改性研究 | 第39-48页 |
·概述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接枝单体的选择 | 第40-41页 |
·膜丝的预处理 | 第41页 |
·接枝率的测定 | 第4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3页 |
·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接枝电压/功率对接枝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实验表征 | 第43-48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3-46页 |
·膜丝的力学性能变化 | 第46-48页 |
5 膜表面流动电位测定实验 | 第48-57页 |
·不同浓度电解质对流动电位的影响 | 第48-50页 |
·原膜在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的流动电位 | 第48-49页 |
·原膜和改性膜在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的流动电位比较 | 第49-50页 |
·不同电解质溶液对电位的影响 | 第50-52页 |
·原膜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的流动电位 | 第50-51页 |
·原膜和改性膜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的流动电位比较 | 第51-52页 |
·膜等电点的测定 | 第52-54页 |
·不同浓度下原膜等电点的测定 | 第52-53页 |
·不同离子下原膜等电点的测定 | 第53-54页 |
·改性膜等电点的测定 | 第54页 |
·膜丝间距对流动电位的影响 | 第54-57页 |
6 膜孔流动电位测定实验 | 第57-62页 |
·膜组件的制作及预处理 | 第57页 |
·膜组件的制作 | 第57页 |
·膜组件的预处理 | 第57页 |
·膜纯水通量和流动电位的测定 | 第57-58页 |
·BSA过滤实验 | 第58-62页 |
·BSA的检测方法 | 第59页 |
·BSA的标准曲线 | 第59-60页 |
·BSA原膜的过滤试验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建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