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

个人·家·社会--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论第9-26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范围第9-12页
 第二节 诞生礼仪式研究学术史第12-20页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及其可行性第20-22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第22-26页
第一章 "打喜"仪式的文化生境第26-36页
 第一节 "打喜"仪式的自然环境第26-28页
 第二节 "打喜"仪式的人文环境第28-33页
 第三节 清江土家族妇女"坐月子"第33-34页
 小结第34-36页
第二章 "打喜"仪式的展演过程第36-76页
 第一节 报喜 择期 接嘎嘎第36-41页
 第二节 帮忙的进第41-46页
 第三节 迎嘎嘎 交盒第46-54页
 第四节 坐席 醮亡人 打发送子娘娘第54-67页
 第五节 宵夜 打花鼓子 送嘎嘎第67-74页
 小结第74-76页
第三章 "打喜"仪式与秩序建构第76-103页
 第一节 打喜打嘎嘎第76-81页
 第二节 人到人情到第81-96页
 第三节 身份的秩序第96-101页
 小结第101-103页
第四章 "打喜"仪式的艺术法则第103-129页
 第一节 花鼓子好打口难开第103-114页
 第二节 脚踏"之"字拐第114-122页
 第三节 程式与自由第122-128页
 小结第128-129页
第五章 "打喜"仪式的生命观念第129-144页
 第一节 生命的传统第129-134页
 第二节 红事请白事戳第134-138页
 第三节 "丑歌"的真谛第138-142页
 小结第142-144页
第六章 "打喜"仪式的历史记忆第144-159页
 第一节 "打喜"的土壤第144-151页
 第二节 "打喜"的图景第151-157页
 小结第157-159页
结语 作为人观的"打喜"仪式第159-168页
 第一节 "爱"的时空建构第159-162页
 第二节 "人"的关系结构第162-165页
 第三节 "人"的观念变迁第165-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4页
附录第174-184页
 一、田野调查点地图第174-176页
 二、与"打喜"仪式相关的图示第176-183页
 三、主要信息提供者基本情况第183-1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84-186页
后记第186-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次贷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界民族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