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16-19页 |
| ·研究结构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 2 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及其盛行原因 | 第19-35页 |
| ·绿色贸易壁垒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 | 第19-25页 |
| ·绿色贸易壁垒含义的界定 | 第19-20页 |
|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 第20-22页 |
| ·绿色贸易壁垒的本质 | 第22页 |
| ·绿色贸易壁垒与WTO的渊源 | 第22-24页 |
|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第24-25页 |
| ·绿色贸易壁垒的贸易效应分析 | 第25-31页 |
| ·静态贸易效应分析 | 第26-30页 |
| ·动态效应分析 | 第30-31页 |
| ·绿色贸易壁垒的盛行原因 | 第31-35页 |
| ·传统贸易保护手段功能弱化 | 第31-32页 |
| ·各国间技术水平差异 | 第32-33页 |
|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变化 | 第33页 |
| ·国际贸易协议中例外规定的滥用 | 第33-35页 |
| 3 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状况及主要出口市场绿色贸易壁垒 | 第35-46页 |
| ·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状况 | 第36-41页 |
| ·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规模变化 | 第36页 |
| ·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化 | 第36-39页 |
| ·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 | 第39-40页 |
| ·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 | 第40-41页 |
| ·主要出口市场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第41-46页 |
| ·主要法规 | 第42-43页 |
| ·国别表现 | 第43-46页 |
| 4 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所受绿色壁垒影响及其受阻原因 | 第46-55页 |
|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 第46-51页 |
| ·负面影响 | 第46-49页 |
| ·正面影响 | 第49-51页 |
| ·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 第51-55页 |
| ·国际因素 | 第51页 |
| ·国内因素 | 第51-55页 |
| 5 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建议 | 第55-61页 |
| ·农户层面的应对策略 | 第55-56页 |
| ·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 第55页 |
| ·树立市场意识 | 第55-56页 |
| ·主动尝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第56页 |
| ·企业层面的应对策略 | 第56-58页 |
| ·创建"绿色企业"文化、树立"绿色企业"形象 | 第56-57页 |
| ·提高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 | 第57页 |
| ·实施标准化战略 | 第57页 |
| ·出口市场多元化 | 第57-58页 |
| ·行业协会层面的应对策略 | 第58页 |
|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 | 第58页 |
| ·加大协调和服务功能 | 第58页 |
| ·政府层面的应对策略 | 第58-61页 |
|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 第58-59页 |
| ·对市场准入进行立法 | 第59-60页 |
| ·积极参加有关谈判、建立区域合作或调解机制 | 第60-61页 |
| 6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