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20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9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二) 观测指标 | 第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 数据分析 | 第11页 |
三、 研究结果 | 第11-20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11-14页 |
(二) 不稳定心绞痛不同证型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 | 第14页 |
(三) 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分布 | 第14-17页 |
(四) 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 | 第17-20页 |
讨论 | 第20-31页 |
一、 古代文献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 第20-23页 |
(一) 对胸痹心痛病名的认识 | 第20页 |
(二) 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0-22页 |
(三) 对胸痹心痛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22-23页 |
二、 现代文献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一)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型研究现状 | 第23页 |
(二) 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客观性研究 | 第23-27页 |
(三)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辨证与再狭窄 | 第27页 |
三、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一)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第27-28页 |
(二) 不稳定心绞痛不同证型与冠脉病变支数关系分析 | 第28页 |
(三) 介入治疗术前后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分析 | 第28-29页 |
四、 问题与展望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综述 | 第35-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第50-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