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低碳城市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和发展 | 第13-16页 |
·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外低碳城市的发展 | 第15-16页 |
·国内外低碳城市研究及发展简评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秦皇岛发展低碳城市概述 | 第18-26页 |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田园城市”理论 | 第18页 |
·“城市集中论”理论 | 第18-19页 |
·“有机疏散”理论 | 第19页 |
·“雅典宪章”中的城市理论 | 第19页 |
·“城市轴”理论 | 第19-20页 |
·“城市的艺术”理论 | 第20页 |
·“城市意象”理论 | 第20-21页 |
·低碳城市的基本内涵 | 第21页 |
·秦皇岛发展低碳城市的机遇 | 第21-23页 |
·国际环境 | 第21-22页 |
·国内环境 | 第22-23页 |
·秦皇岛发展低碳城市的意义 | 第23-25页 |
·符合秦皇岛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23-24页 |
·符合秦皇岛市“旅游兴市”的战略意图 | 第24-25页 |
·符合秦皇岛市人民的共同利益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秦皇岛发展低碳城市的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秦皇岛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 | 第26-28页 |
·秦皇岛的区位优势 | 第26页 |
·秦皇岛的政策优势 | 第26-27页 |
·秦皇岛的环境优势 | 第27-28页 |
·秦皇岛发展低碳城市的问题 | 第28-31页 |
·城市空间布局不够合理 | 第28页 |
·城市市民缺乏低碳理念 | 第28-29页 |
·城市产业结构不够科学 | 第29-30页 |
·城市能源利用率不高 | 第30页 |
·城市高等人才相对稀缺 | 第30-31页 |
·本章小节 | 第31-32页 |
第4章 秦皇岛低碳城市的发展策略 | 第32-45页 |
·秦皇岛发展低碳城市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自主性 | 第32页 |
·持续性 | 第32-33页 |
·参与性 | 第33页 |
·秦皇岛创建低碳城市的发展途径 | 第33-44页 |
·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实现低碳生活环境 | 第33-37页 |
·培育全民低碳理念,实现全民低碳行为 | 第37-39页 |
·加强秦市低碳产业,实现产业全面升级 | 第39-41页 |
·发挥秦市能源优势,实现低碳能源策略 | 第41-42页 |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现城建智力支持 | 第42-44页 |
·本章小节 | 第44-45页 |
第5章 秦皇岛发展低碳城市的实践探索 | 第45-50页 |
·发展低碳城市的理念导向 | 第45-47页 |
·政府:坚持低碳政策革新 | 第45页 |
·校区:引领低碳理念潮流 | 第45-46页 |
·社区: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 第46-47页 |
·发展低碳城市的试点区域 | 第47-49页 |
·经济技术开发区:引入低碳技术 | 第47页 |
·北戴河城市旅游区:实现低碳旅游 | 第47-48页 |
·海港城市渔业区:发展低碳渔业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