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第一节 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研究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生物大分子及其研究技术简介 | 第16-23页 |
1 蛋白质概况 | 第16-19页 |
·蛋白质的基本知识 | 第16-18页 |
·血清白蛋白 | 第18-19页 |
·胰蛋白酶 | 第19页 |
2 研究方法与技术 | 第19-23页 |
·荧光光谱技术 | 第20-21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 | 第21页 |
·圆二色谱技术 | 第21-22页 |
·分子对接技术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微流控单细胞分析技术简介 | 第23-26页 |
1 芯片加工 | 第24页 |
2 细胞进样 | 第24-25页 |
3 细胞检测 | 第25-26页 |
第四节 表面活性剂简介 | 第26-30页 |
1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性质 | 第27页 |
2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研究 | 第27-29页 |
·表面活性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27-28页 |
·表面活性剂对水体的影响 | 第28页 |
·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 第28页 |
·表面活性剂对陆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 第28-29页 |
·表面活性剂对人体的效应 | 第29页 |
3 油酸钠简介 | 第29-30页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0-3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2 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光谱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油酸钠与BSA的相互作用 | 第32-43页 |
1 引言 | 第32-3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试剂 | 第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油酸钠浓度对BSA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荧光猝灭机制的研究 | 第35-38页 |
·Stern-Volmer分析 | 第35-36页 |
·油酸钠与BSA相互作用的热动力学和结合力分析 | 第36-37页 |
·油酸钠与BSA之间作用力的判断 | 第37-38页 |
·油酸钠对BSA结构的影响 | 第38-41页 |
·同步荧光光谱 | 第38-39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9-40页 |
·圆二色谱 | 第40-41页 |
·计算机模拟油酸钠与BSA的相互作用 | 第41-42页 |
4 结论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光谱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油酸钠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 | 第43-52页 |
1 引言 | 第43-4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试剂 | 第44页 |
·仪器与测量 | 第44-45页 |
·荧光光谱 | 第44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4-45页 |
·分子对接技术 | 第45页 |
3 结果和讨论 | 第45-51页 |
·油酸钠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 第45-48页 |
·荧光光谱 | 第45-47页 |
·结合常数和结合力 | 第47-48页 |
·作用力的判断 | 第48页 |
·计算机模拟油酸钠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 | 第48-49页 |
·胰蛋白酶结构的研究 | 第49-51页 |
·同步荧光光谱 | 第49-50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50-51页 |
4 结论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微流控分析技术研究油酸钠对血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第52-64页 |
1 引言 | 第52-5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3-54页 |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芯片的制作与修饰 | 第54-55页 |
·谷胱甘肽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55页 |
·细胞的处理:染毒与衍生 | 第55-56页 |
·单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检测 | 第5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进样条件的选择 | 第56-59页 |
·细胞流速的选择 | 第57-58页 |
·细胞浓度的选择 | 第58-59页 |
·谷胱甘肽标准曲线 | 第59-61页 |
·油酸钠染毒前后对血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 第61-63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1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分子水平上研究油酸钠对蛋白质的毒性作用 | 第64页 |
·细胞水平研究油酸钠对人血红细胞内GSH含量的影响 | 第64页 |
2.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90-9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