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22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部分 | 第22-38页 |
研究背景 | 第22-23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3-28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2. 入选患者标准 | 第23-25页 |
3. 分组与给药 | 第25-26页 |
4.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 | 第26-27页 |
5. 疗效判断标准 | 第27-28页 |
6. 统计学方法 | 第28页 |
结果 | 第28-33页 |
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第28-29页 |
2.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 第29页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比较 | 第29-30页 |
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30页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 | 第30-31页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第31-32页 |
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小管损伤相关指标及尿TGF-β1的比较 | 第32页 |
8. 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8页 |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动物实验+细胞实验)部分 | 第38-82页 |
研究背景 | 第38-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51页 |
(一)动物实验部分 | 第39-46页 |
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39-40页 |
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页 |
3. 实验方法 | 第40-46页 |
·实验动物模型制作与分组 | 第40页 |
·24h尿蛋白定量测定 | 第40页 |
·血肌酐、尿素氮 | 第40-41页 |
·氧化应激指标SOD、MDA、GSH测定 | 第41页 |
·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41-42页 |
·肾小管损伤评分 | 第42页 |
·肾间质胶原沉积面积观察 | 第42-43页 |
·TUNEL凋亡检测 | 第43页 |
·透射电镜制样与观察步骤 | 第43-44页 |
·肾组织免疫组化步骤 | 第44-45页 |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相关蛋白的表达 | 第45-46页 |
4. 统计学方法 | 第46页 |
(二)细胞实验部分 | 第46-51页 |
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46-47页 |
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7页 |
3. 实验方法 | 第47-51页 |
·含药血清制备 | 第47页 |
·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 | 第47页 |
·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 | 第47-48页 |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 第48页 |
·一步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 | 第48-49页 |
·透射电镜制样与观察步骤 | 第49页 |
·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 第49页 |
·氧化应激相关检测 | 第49-50页 |
·RT-PCR方法 | 第50-51页 |
·Western Blot方法 | 第51页 |
4. 统计学方法 | 第51页 |
结果 | 第51-73页 |
(一)动物实验部分 | 第51-62页 |
1. 生化指标的改变 | 第51-52页 |
2. 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改变 | 第52-55页 |
3. 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 | 第55-57页 |
4. 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的改变 | 第57页 |
5. 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57-58页 |
6. 再生基因蛋白表达 | 第58-59页 |
7. 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TGF-β1的表达 | 第59-60页 |
8. 氧化应激相关产物的表达 | 第60-61页 |
9. 信号蛋白的相对表达 | 第61-62页 |
(二)细胞实验部分 | 第62-73页 |
1. 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结果显示 | 第62-63页 |
2. 益肾降浊冲剂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63-64页 |
3. 益肾降浊冲剂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4-65页 |
4. 益肾降浊冲剂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第65-67页 |
5. 益肾降浊冲剂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线粒体结构的影响 | 第67-68页 |
6. 益肾降浊冲剂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内ROS、SOD产生的影响 | 第68-69页 |
7. 线粒体动力平衡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69-70页 |
8. 益肾降浊冲剂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下细胞Bax、Bcl-2表达的影响 | 第70-71页 |
9. 益肾降浊冲剂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下线粒体再生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1-72页 |
10. 益肾降浊冲剂含药血清对TGF-β1诱导下细胞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72-73页 |
讨论 | 第73-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文献综述 | 第9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作者简历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