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在特种合金酸洗生产线控制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13页 |
| ·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 第13-14页 |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热冷酸洗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流程 | 第15-27页 |
| ·酸洗生产线的概述 | 第15-16页 |
| ·半连续酸洗机组 | 第15页 |
| ·连续塔式酸洗机组 | 第15-16页 |
| ·连续卧式酸洗机组 | 第16页 |
| ·紊流在卧式酸洗生产线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 ·紊流酸洗的发展 | 第16-17页 |
| ·紊流酸洗原理 | 第17-19页 |
| ·紊流酸洗槽结构特点 | 第19-20页 |
| ·紊流酸洗优点 | 第20页 |
| ·酸洗工艺 | 第20-21页 |
| ·电解酸洗工艺 | 第20-21页 |
| ·硫酸酸洗工艺 | 第21页 |
| ·混酸酸洗工艺 | 第21页 |
| ·酸洗工艺段设备描述 | 第21-26页 |
| ·酸洗入口部分 | 第22-23页 |
| ·中性盐电解酸洗 | 第23-24页 |
| ·硫酸酸洗段 | 第24页 |
| ·中间漂洗和刷洗段 | 第24页 |
| ·混酸酸洗段 | 第24-25页 |
| ·喷淋酸洗段 | 第25页 |
| ·带钢干燥 | 第25-26页 |
| ·废气处理 | 第26页 |
| ·酸洗工艺条件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PID 概述与数学模型功能 | 第27-36页 |
| ·PID 控制概述及原理 | 第27-29页 |
| ·PID 控制概述 | 第27-28页 |
| ·PID 控制算法 | 第28页 |
| ·常规PID 参数的整定 | 第28-29页 |
| ·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 ·数学模型应用 | 第29页 |
| ·数学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 ·数学模型的应用 | 第30页 |
| ·酸洗过程数学模型功能 | 第30-35页 |
| ·电解/硫酸酸洗 | 第31-32页 |
| ·化学酸洗 | 第32-34页 |
| ·生产顺序和钢卷数据接收 | 第34页 |
| ·带钢跟踪 | 第34-35页 |
| ·酸洗工艺计算 | 第35页 |
| ·数学模型结合PID 控制 | 第35页 |
| ·本章小节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酸洗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6-49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酸液循环加热系统分析 | 第37-38页 |
| ·电解段加热模式 | 第37页 |
| ·酸洗段加热模式 | 第37页 |
| ·酸洗加热控制思想 | 第37-38页 |
| ·紊流过程模型 | 第38-42页 |
| ·紊流酸洗 | 第38页 |
| ·紊流酸洗物理-化学模型建立 | 第38-39页 |
| ·湍流模型 | 第39-40页 |
| ·计算验证 | 第40页 |
| ·酸洗槽结构模拟 | 第40-42页 |
| ·酸洗工艺模型 | 第42-47页 |
| ·模型参数 | 第42-44页 |
| ·模型参数之间相互关系 | 第44-45页 |
| ·模型参数局限性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酸洗过程模型系统的实现 | 第49-70页 |
| ·特钢酸洗生产线自动化系统概述 | 第49-51页 |
| ·系统配置 | 第49-50页 |
| ·自动化系统功能介绍 | 第50-51页 |
| ·酸洗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3页 |
| ·酸洗模型中各个参数的检测 | 第51页 |
| ·酸洗模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51-52页 |
| ·酸洗模型机与L2 的通讯 | 第52-53页 |
| ·酸洗模型实现方式 | 第53-66页 |
| ·模型体系 | 第53-54页 |
| ·自适应模式 | 第54页 |
| ·常规模式 | 第54-56页 |
| ·模型公式 | 第56-57页 |
| ·材料种类 | 第57页 |
| ·模型参数表 | 第57-58页 |
| ·酸洗生产线数据 | 第58-59页 |
| ·实验室数据输入 | 第59-60页 |
| ·酸洗喷淋控制 | 第60-65页 |
| ·温度控制 | 第65-66页 |
| ·酸洗模型控制策略 | 第66-68页 |
| ·模型应用情况 | 第68-69页 |
| ·模型产生的经济效益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