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活性炭纤维对甲苯吸附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9页 |
| ·概述 | 第12页 |
| ·有机废气的污染概况及处理方法 | 第12-18页 |
| ·有机废气的污染概况 | 第12-13页 |
| ·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 | 第13-18页 |
| ·活性炭纤维概述 | 第18-26页 |
| ·活性炭纤维的制各 | 第19-20页 |
| ·活性炭纤维的功能化 | 第20-22页 |
| ·活性炭纤维的特性 | 第22-23页 |
| ·活性炭纤维的组成 | 第23-24页 |
| ·活性炭纤维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第24-26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实验理论与方法 | 第29-45页 |
| ·活性炭纤维吸附 | 第29-35页 |
| ·吸附定义 | 第29-30页 |
| ·吸附的传质过程 | 第30页 |
|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 第30-31页 |
| ·吸附等温线 | 第31-33页 |
| ·吸附等温方程 | 第33-35页 |
| ·气体吸附的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 ·吸附剂的影响 | 第35页 |
| ·吸附质的影响 | 第35页 |
| ·吸附操作条件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吸附器结构的影响 | 第36页 |
| ·甲苯的基本特性 | 第36-38页 |
| ·实验的相关计算 | 第38-39页 |
| ·甲苯饱和蒸汽压的计算 | 第38页 |
| ·甲苯相对分压的计算 | 第38-39页 |
| ·实验有关仪器的校准 | 第39-41页 |
| ·流量计的校准 | 第39-41页 |
| ·分析天平的校准 | 第41页 |
| ·实验装置 | 第41-42页 |
| ·甲苯气体发生单元 | 第41-42页 |
| ·吸附单元 | 第42页 |
| ·吸附过程的实验流程与测定方法 | 第42-44页 |
| ·实验流程 | 第42-43页 |
| ·吸附量测定方法 | 第43-44页 |
| ·实验用原料及仪器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预处理 ACF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45-67页 |
| ·概述 | 第45页 |
| ·研究内容 | 第45页 |
| ·研究目的 | 第45页 |
| ·研究意义 | 第45页 |
| ·ACF材料 | 第45-46页 |
| ·ACF原料 | 第45-46页 |
| ·ACF的预处理 | 第46页 |
| ·甲苯气体 | 第46-47页 |
| ·平衡吸附量的测定 | 第47页 |
| ·等温吸附结果及分析 | 第47-51页 |
| ·等温吸附结果 | 第47-48页 |
| ·ACF对甲苯平衡吸附量的比较 | 第48-51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1页 |
|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51-65页 |
| ·Langmuir方程 | 第52-59页 |
| ·Freundlich方程 | 第59-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四章 改性ACF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67-88页 |
| ·概述 | 第67页 |
| ·研究内容 | 第67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67页 |
| ·原料 | 第67页 |
| ·ACF载体 | 第67页 |
| ·硝酸铈 | 第67页 |
| ·实验操作及样品制备 | 第67-70页 |
| ·正交实验的方案设计 | 第67-68页 |
| ·样品制备 | 第68-70页 |
| ·吸附等温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0-75页 |
| ·改性后 ACF的等温吸附结果 | 第70-71页 |
| ·改性前后 ACF的吸附量的对比 | 第71-74页 |
| ·等温吸附线的比较 | 第74-75页 |
| ·正交实验分析 | 第75-78页 |
| ·25℃时的分析 | 第75-76页 |
| ·35℃的分析 | 第76-77页 |
| ·25℃和35℃的综合分析 | 第77-78页 |
| ·改性后的等温吸附实验研究 | 第78-86页 |
| ·Langmuir方程 | 第78-81页 |
| ·Freundlich方程 | 第81-83页 |
| ·DR方程 | 第83-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第五章 改性ACF的表征及吸附机理的分析 | 第88-99页 |
| ·概述 | 第88页 |
| ·ACF物性检测 | 第88-95页 |
| ·热重和差热分析(TG/DTA) | 第88-91页 |
| ·仪器与操作条件 | 第88页 |
| ·TG/DTA结果及分析 | 第88-91页 |
| ·比表面检测 | 第91-95页 |
| ·改性机理的推测分析 | 第95-98页 |
| ·实验操作条件的影响 | 第95-97页 |
| ·表面官能团的变化 | 第97-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9-101页 |
| ·研究结论 | 第99-100页 |
| ·建议 | 第100-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 附录A: 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08页 |
| 附录B: ACF表征数据 | 第10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