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预测与JPEG2000的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7页
   ·成像光谱技术第13-14页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第14-15页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的必要性第14-15页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的研究现状第15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5-17页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2章 图像压缩原理及基本算法第17-47页
   ·图像压缩的信息论基础第17-19页
     ·图像的信息论模型第17-19页
     ·基本编码定理第19页
   ·熵编码第19-23页
     ·Huffman 编码第19-21页
     ·算术编码第21-22页
     ·行程编码第22-23页
   ·基于预测的图像压缩算法第23-27页
     ·预测编码原理第23-25页
     ·无损预测编码第25-26页
     ·有损预测编码第26-27页
   ·基于变换的图像压缩算法第27-31页
     ·变换编码基本原理第27-28页
     ·子图像尺寸的选择第28页
     ·图像变换算法第28-29页
     ·比特分配第29-31页
   ·JPEG2000 标准第31-40页
     ·预处理第32-34页
     ·分量间变换第34-35页
     ·离散小波变换第35-36页
     ·量化第36-37页
     ·核心编码算法第37-40页
   ·基于矢量量化的图像压缩算法第40-42页
   ·图像压缩算法质量评价方法第42-46页
     ·压缩比第42-43页
     ·图像保真度第43-45页
     ·算法复杂度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法第47-63页
   ·高光谱图像相关性分析第47-50页
     ·高光谱图像空间相关性分析第47-49页
     ·高光谱图像谱间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的可行性第50-51页
   ·基于谱内线性预测编码的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法第51-54页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案第51页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实验第51-54页
     ·高光谱图像重建第54页
   ·基于谱内 JPEG2000 编码的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法第54-56页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案第54-55页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第55-56页
     ·高光谱图像 JPEG2000 重建第56页
   ·基于预测与 JPEG2000 相结合的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法第56-62页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案第56-57页
     ·谱间一阶线性无损预测第57-59页
     ·谱内 JPEG2000 无损压缩第59-60页
     ·高光谱图像重建第60-61页
     ·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方案压缩效果对比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基于 Matlab GUI 的高光谱图像分析及压缩软件第63-71页
   ·MATLAB GUI 简介第63-64页
   ·基于 MATLAB GUI 的高光谱图像光谱分析第64-67页
     ·高光谱图像光谱分析原理第64-65页
     ·基于 MATLAB GUI 的高光谱分析模块第65-66页
     ·高光谱分析实验第66-67页
   ·基于 MATLAB GUI 的高光谱图像相关性分析第67-69页
     ·高光谱图像相关性分析的重要性第67页
     ·高光谱图像相关性分析模块第67-68页
     ·高光谱图像相关性分析实验第68-69页
   ·基于 MATLAB GUI 的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第69-70页
     ·基于 MALAB GUI 的高光谱图像无损压缩模块第69页
     ·高光谱图像压缩实验第69-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凸面光栅成像光谱仪图像数据实时压缩系统第71-87页
   ·凸面光栅成像光谱仪第71-73页
     ·凸面光栅成像光谱仪的光学结构第71-72页
     ·凸面光栅成像光谱仪的成像原理第72-73页
   ·图像数据压缩方案第73-75页
     ·压缩算法分析第73-74页
     ·压缩方案实现流程第74-75页
   ·图像数据实时压缩系统设计方案第75-76页
   ·系统功能模块原理图设计第76-83页
     ·图像数据接收及接口控制模块设计第76-77页
     ·乒乓缓存模块设计第77-78页
     ·ADV212第78-80页
     ·USB 传输模块设计第80页
     ·主控 FPGA 模块设计第80-82页
     ·电源模块设计第82-83页
     ·原理图层次化设计第83页
   ·PCB 设计及实物图第83-85页
   ·系统性能分析及结论第85页
   ·小结第85-87页
第6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总结第87-88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87页
     ·创新点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92-93页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VI的高速数字视频仿真技术研究
下一篇:NaYF4:Yb3+,Er3+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合成与发光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