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立法中的确立和完善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0. 导论第13-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案例第13-14页
     ·选题意义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17页
     ·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评述第16-17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7页
   ·本文的写作思路第17-18页
1. 惩罚性赔偿概述第18-31页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第18-19页
   ·惩罚性赔偿的功能第19-25页
     ·补偿功能第20-21页
       ·惩罚功能第21-22页
     ·遏制功能第22-24页
     ·私人执法功能第24-25页
   ·惩罚性赔偿的价值第25-30页
     ·惩罚性赔偿的社会价值第25-27页
     ·惩罚性赔偿的制度价值第27-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2.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考察第31-36页
   ·惩罚性赔偿在英国的发展第31-32页
   ·惩罚性赔偿在美国的发展第32-33页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惩罚性赔偿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我国关于惩罚性赔偿的立法及评述第36-45页
   ·我国惩罚性赔偿立法的发展过程第36-38页
   ·我国惩罚性赔偿的立法创新第38-40页
   ·我国惩罚性赔偿立法的不足第40-44页
     ·适用范围有限第40-41页
     ·主观构成要件规定不完善第41-42页
     ·有关"请求权利人"规定的缺陷第42-43页
     ·惩罚性赔偿金确定方式不合理第43页
     ·惩罚性赔偿的请求与证明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建构第45-60页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第45-47页
     ·违反经济、社会法的行为第46页
     ·受害人众多的行为第46-47页
   ·适用条件第47-50页
     ·违法性第47-48页
     ·主观过错第48-49页
     ·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人第49-50页
   ·赔偿金的计算第50-57页
     ·赔偿金确定模式概说第50-51页
     ·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原则和参考因素第51-56页
     ·惩罚性赔偿金的归属第56-57页
   ·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实现第57-59页
     ·主张途径的多元化第57-58页
     ·完善举证责任第58页
     ·与其他法律的协调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后记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肉搜索”现象的侵权透析
下一篇: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以农村金融创新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