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内涵和历史发展 | 第11-20页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内涵 | 第11-13页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概念 | 第11-12页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区别 | 第12-13页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正当性基础 | 第13-16页 |
·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契约正义对劳动契约的规制 | 第14-16页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历史发展 | 第16-20页 |
·国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历史发展 | 第16-17页 |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历史发展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20-31页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 | 第20-21页 |
·以"工龄归零"方式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第21-22页 |
·以劳务派遣方式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第22-23页 |
·以非全日制用工方式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第23-24页 |
·用人单位不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劳动者获得救济困难 | 第24-25页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5-31页 |
·立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条件不够明晰 | 第25-26页 |
·传统用工理念惯性引发的利益冲突 | 第26-28页 |
·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使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 第28-29页 |
·劳动者现有的救济途径不足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思考 | 第31-40页 |
·树立新的立法理念 | 第31-34页 |
·确立职业稳定性目标 | 第31-32页 |
·以突破合同原理的方式实现 | 第32-34页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的完善 | 第34-38页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主体的明晰 | 第34-35页 |
·限制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 | 第35-36页 |
·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 | 第36-38页 |
·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 | 第38-40页 |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 第38-39页 |
·救济途径的多样化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