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 第13-14页 |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第14页 |
·前置系统在调度主站系统中的地位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5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前置系统概述 | 第16-23页 |
·信息量 | 第16-17页 |
·遥测量 | 第16页 |
·遥信量 | 第16页 |
·事件顺序记录SOE | 第16-17页 |
·遥脉量 | 第17页 |
·系统主要数据流说明 | 第17页 |
·上行数据流 | 第17页 |
·下行数据流 | 第17页 |
·数据传输技术 | 第17-19页 |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 第17-18页 |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 | 第18页 |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区别 | 第18-19页 |
·系统设计所用元器件及硬件环境 | 第19-23页 |
·系统主要框架图 | 第19页 |
·Modem板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双机结构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0页 |
·双机系统运行所需环境 | 第20-21页 |
·双机结构系统运行特征 | 第21-22页 |
·串口服务器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前置系统软件设计 | 第23-46页 |
·规约的简介与说明 | 第23-24页 |
·循环式远动规约内容 | 第24-33页 |
·规约的适用范围 | 第24页 |
·帧 | 第24-27页 |
·帧结构 | 第24页 |
·字、字节、位的排列和发码规则 | 第24-25页 |
·同步字 | 第25页 |
·控制字 | 第25-26页 |
·校验码 | 第26页 |
·帧类别 | 第26-27页 |
·信息字数 | 第27页 |
·信息字 | 第27-28页 |
·信息字结构 | 第27页 |
·功能码定义 | 第27-28页 |
·上行信息字格式 | 第28-31页 |
·遥测 | 第28-29页 |
·总加遥测 | 第29页 |
·遥信 | 第29页 |
·电能脉冲计数值 | 第29-30页 |
·频率(数字式) | 第30页 |
·事件顺序记录(SOE) | 第30-31页 |
·遥控命令格式 | 第31-32页 |
·遥控过程 | 第31页 |
·遥控帧结构 | 第31页 |
·遥控命令和控制字格式 | 第31-32页 |
·遥控过程的信息字格式 | 第32页 |
·设置时钟命令 | 第32-33页 |
·设置时钟帧结构 | 第33页 |
·控制字格式 | 第33页 |
·信息字格式 | 第33页 |
·前置系统软件设计 | 第33-39页 |
·信息接收程序 | 第34-37页 |
·发送程序 | 第37-39页 |
·规约处理接口的技术处理与分析 | 第39-46页 |
·概述 | 第39页 |
·规约处理特点 | 第39页 |
·规约处理硬件说明 | 第39-41页 |
·规约处理软件说明 | 第41-46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第46-62页 |
·系统配置 | 第46-53页 |
·通讯口 | 第48-49页 |
·参数设置 | 第49-53页 |
·数据库检索 | 第53-55页 |
·系统监测 | 第55-60页 |
·系统模拟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2-64页 |
·系统维护概述 | 第62-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