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波段高增益平板微带天线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微带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天线概述 | 第14页 |
·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 | 第14-16页 |
·微带天线的基本电参数 | 第16-19页 |
·方向图和方向性系数 | 第16页 |
·增益 | 第16-17页 |
·效率 | 第17页 |
·输入阻抗 | 第17-18页 |
·带宽 | 第18页 |
·微带天线的S参量 | 第18-19页 |
·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 | 第19-22页 |
·微带线共面馈电 | 第19-20页 |
·同轴线馈电 | 第20-21页 |
·电磁耦合型馈电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 第23-39页 |
·传输线模型 | 第23-28页 |
·空腔模型 | 第28-31页 |
·积分方程法 | 第31-32页 |
·微带天线的数值分析方法 | 第32-38页 |
·有限元法 | 第32-36页 |
·矩量法 | 第36-37页 |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微带阵列天线 | 第39-50页 |
·概述 | 第39页 |
·驻波微带天线阵列 | 第39-42页 |
·同轴馈电驻波阵列 | 第39-40页 |
·微带串联馈电驻波阵列 | 第40-41页 |
·梳状贴片驻波阵 | 第41-42页 |
·行波微带天线阵列 | 第42-47页 |
·概述 | 第42页 |
·梳状行波微带天线阵列 | 第42-43页 |
·串联矩形贴片行波阵列 | 第43页 |
·垛口形行波天线 | 第43-44页 |
·TEM模传输线行波天线 | 第44-46页 |
·行波天线的负载技术 | 第46-47页 |
·微带阵列的馈电系统 | 第47-49页 |
·串联馈电 | 第47页 |
·并联馈电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C波段高增益平板微带天线设计与分析 | 第50-64页 |
·设计思想概述 | 第50-52页 |
·基本仿真软件介绍 | 第52-53页 |
·HFSS仿真软件 | 第52页 |
·IE3D仿真软件 | 第52页 |
·Matlab仿真软件 | 第52-53页 |
·设计指标和思路 | 第53页 |
·近邻耦合矩形微带天线的设计 | 第53-58页 |
·介质层的选取 | 第53页 |
·U_Slot矩形贴片设计 | 第53-55页 |
·π结构的设计 | 第55-56页 |
·天线的描述以及测量 | 第56-58页 |
·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 | 第58-63页 |
·四元微带阵列天线设计与测量 | 第58-61页 |
·十六元微带阵列天线的设计与测量 | 第61页 |
·64元微带阵列天线设计与测量 | 第61-62页 |
·256元微带阵列天线设计与测量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