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SiC_p/Al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和微结构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6页
   ·SiC_p/Al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第13-14页
   ·SiC_p/A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第14-17页
     ·固相法第15页
     ·液相法第15-16页
     ·固液两相法(喷射共沉积法)第16-17页
   ·SiC_p/Al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第17-21页
     ·SiC颗粒的表面处理第17-19页
     ·SiC_p/Al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制第19-21页
   ·SiC_p/Al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第21-26页
     ·拉伸性能第21页
     ·强化机制第21-24页
       ·位错强化第21-22页
       ·细晶强化第22页
       ·载荷传递第22-23页
       ·其他强化机制第23-24页
     ·SiC_p/Al复合材料的断裂第24-26页
       ·颗粒的断裂第24页
       ·颗粒尺寸的影响第24-25页
       ·颗粒的分布第25页
       ·颗粒形状第25-26页
       ·界面结合强度第26页
       ·基体流变能力的约束第26页
       ·基体合金流变应力的改变第26页
   ·SiC_p/Al复合材料热处理第26-30页
     ·固溶特点第27页
     ·SiC_p/Al复合材料的时效行为第27-30页
       ·研究内容第27-28页
       ·影响复合材料时效行为的因素第28-29页
       ·SiC/Al复合材料时效峰值提前/滞后效应第29-30页
   ·SiC_p/Al复合材料的内耗(阻尼)特性第30-33页
     ·位错阻尼第31页
     ·界面阻尼第31页
     ·晶界阻尼第31-32页
     ·SiC_p/Al复合材料综合阻尼研究第32-33页
   ·SiC_p/Al复合材料尚待解决的问题第33-34页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第34页
   ·本论文的工作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4-36页
第二章 SiC_p/6066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工艺优化第36-63页
   ·基本思路第36-37页
   ·SiC_p/6066Al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第37-39页
     ·原材料的选取第37页
     ·混料第37-38页
     ·等静压成坯第38页
     ·除气与烧结过程第38页
     ·热挤压成型第38-39页
     ·热处理第3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坯料显微组织第39-43页
     ·SiC_p/6066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第43-44页
     ·断口形貌和SiC/Al界面状态第44-45页
   ·制备工艺优化第45-61页
     ·SiC颗粒表面处理目的第45-46页
     ·SiC颗粒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第46-56页
       ·SiC颗粒表面处理第46-50页
       ·SiC颗粒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SiC颗粒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第51-53页
       ·SiC颗粒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断口的影响第53-54页
       ·SiC颗粒表面处理对SiC/Al界面的影响第54-56页
     ·热压烧结和热挤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第56-61页
       ·成型温度对SiC_p/6066Al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56-58页
       ·成型温度对SiC_p/6066Al复合材料断口形貌的影响第58-59页
       ·成型温度优化结果分析第59-61页
   ·讨论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三章 SiC_p/6066Al复合材料热处理工艺及统计研究第63-72页
   ·理论基础第63-64页
   ·实验材料第64页
   ·热处理方案设计第64-65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5-70页
     ·实验结果第65-67页
     ·统计分析第67-69页
     ·含不同体积分数SiC颗粒复合材料的热处理及性能第69-70页
   ·讨论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SiC_p/6066Al复合材料微结构和变形行为第72-94页
   ·实验分析材料第7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2-83页
     ·金相检测第72-73页
     ·X-射线衍射第73-74页
     ·拉伸断口SEM分析第74-77页
     ·Al基体和SiC/Al界面TEM分析第77-83页
   ·SiC_p/6066Al复合材料变形行为第83-91页
     ·理论基础第83页
     ·SiC颗粒粒径分布及材料变形特征第83-84页
     ·等效介质模型及修正第84-91页
       ·等效介质模型理论第84-88页
       ·增强体颗粒对复合材料基体的影响第88-90页
       ·界面失效和颗粒断裂的影响第90-91页
   ·分析讨论第91-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SiC_p/6066Al复合材料的动态模量和阻尼特征第94-109页
   ·基本概念第94页
   ·试验材料第94-95页
   ·试验结果及特点第95-97页
   ·阻尼机制第97-100页
     ·热弹性阻尼第98页
     ·位错阻尼第98-99页
     ·晶界阻尼:第99页
     ·界面阻尼第99-100页
     ·磁弹性阻尼机制第100页
     ·点缺陷阻尼第100页
   ·实验材料的阻尼机制分析第100-103页
   ·SiC_p/Al复合材料的滞弹性模型第103-105页
   ·理论计算结果第105-107页
   ·讨论第107-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六章 SiC/Al界面对SiC_p/Al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第109-124页
   ·理论基础第109页
   ·等效增强体及性质第109-111页
   ·等效体的计算结果第111-113页
   ·界面对SiC_p/Al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界面阻尼的影响第113-115页
   ·SiC_p/Al复合材料的模量、泊松比和界面阻尼的计算结果第115-119页
   ·界面对SiC_p/Al复合材料屈服应力的影响第119-122页
     ·理论模型第119-120页
     ·理论计算结果第120-122页
   ·讨论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七章 结论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在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脂联素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血红素氧化酶-1抑制红细胞导致的斑块不稳定性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