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缘起与影响 | 第10-19页 |
一 缘起 | 第10-15页 |
二 后人对朱熹论“曾点气象”的直接回应 | 第15-17页 |
三 研究朱熹论“曾点气象”的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朱熹的早年思想发展历程及其早年对“曾点气象”的评论 | 第19-26页 |
一 朱熹早年的从学经历 | 第19-21页 |
二 朱熹与李侗 | 第21-24页 |
三 “中和新说”与朱熹思想的基本确立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从《朱熹集》看朱熹在修订《论语集注》中对“曾点气象”的评价及变化 | 第26-38页 |
一 《论语集注》论“曾点言志”一节的初稿及《论语或问》对此的说明 | 第27页 |
二 《朱熹集》所收朱熹论“曾点气象”书信研究 | 第27-36页 |
(一) 约在《论语集注》成书前朱熹论“曾点气象”的书信研究 | 第28-30页 |
(二) 朱熹讨论《论语集注》“曾点气象”节注释书信的研究 | 第30-35页 |
(三) 朱熹论“曾点气象”的晚年书信研究 | 第35-36页 |
三 《论语集注》论“曾点言志”一节的定稿及评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对“曾点气象”的评价 | 第38-45页 |
一 朱熹论“曾点气象”中的基本态度 | 第38-40页 |
二 《语类》中朱熹晚年论“曾点气象”的最后态度 | 第40-45页 |
第五章 朱熹论“曾点气象”的深层意义 | 第45-51页 |
一 论“曾点气象”与儒家的内外、公私之辨 | 第47-48页 |
二 就论“曾点气象”看朱熹论儒学与佛老之辨 | 第48-49页 |
三 就论“曾点气象”看朱熹与同时学人的论争 | 第49-51页 |
第六章 朱熹论“曾点气象”的现代解读 | 第51-57页 |
一 自由--一个东西方都必须重新认识的话题 | 第51-52页 |
二 简评理学的自由观 | 第52-54页 |
三 有无交通--两种自由观沟通的可能性及前景构想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