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多用户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2 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3 计算智能及其在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可能性 | 第17-20页 |
1.4 论文的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多用户检测和计算智能的基本原理 | 第21-40页 |
2.1 CDMA通信系统等效模型 | 第21-27页 |
2.2 性能测度 | 第27-28页 |
2.2.1 误码率 | 第27页 |
2.2.2 抗“远近”效应能力 | 第27-28页 |
2.3 最佳多用户检测方法 | 第28-30页 |
2.4 次佳多用户检测方法 | 第30-35页 |
2.4.1 线性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30-32页 |
2.4.2 非线性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32-35页 |
2.5 计算智能 | 第35-39页 |
2.5.1 遗传算法 | 第35-37页 |
2.5.2 禁忌搜索 | 第37-39页 |
2.6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40-71页 |
3.1 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40-51页 |
3.1.1 优化神经网络 | 第40-42页 |
3.1.2 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 | 第42-43页 |
3.1.3 计算机模拟 | 第43-51页 |
3.1.3.1 动态性能 | 第45-49页 |
3.1.3.2 检测性能 | 第49-50页 |
3.1.3.3 抗“远近”效应能力 | 第50-51页 |
3.2 基于LAGRANGE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51-56页 |
3.2.1 Lagrange神经网络 | 第51-54页 |
3.2.2 基于LNN的多用户检测器 | 第54-55页 |
3.2.3 计算机模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55-56页 |
3.2.3.1 检测性能 | 第55-56页 |
3.2.3.2 抗“远近”干扰能力 | 第56页 |
3.3 基于迟滞HOPFIELD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56-60页 |
3.3.1 迟滞Hopfield神经网络 | 第56-57页 |
3.3.2 基于HHNN的多用户检测器 | 第57-59页 |
3.3.3 计算机仿真 | 第59-60页 |
3.4 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60-65页 |
3.4.1 递归神经网络 | 第61-62页 |
3.4.2 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 | 第62-63页 |
3.4.3 数值仿真 | 第63-65页 |
3.5 四种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器的比较 | 第65-67页 |
3.5.1 计算复杂度 | 第65页 |
3.5.2 检测性能 | 第65-66页 |
3.5.3 抗“远近”能力 | 第66-67页 |
3.6 改进的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67-70页 |
3.7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71-93页 |
4.1 引言 | 第71页 |
4.2 基于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 | 第71-82页 |
4.2.1 遗传算法 | 第71-74页 |
4.2.1.1 基于“联姻”策略的并行遗传算法 | 第72-73页 |
4.2.1.2 遗传算法的操作 | 第73-74页 |
4.2.2 禁忌搜索算法 | 第74-76页 |
4.2.2.1 禁忌搜索算法的基本流程 | 第75页 |
4.2.2.2 禁忌搜索算法的邻域结构 | 第75-76页 |
4.2.3 基于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的混合优化策略 | 第76-78页 |
4.2.4 GATS的算法操作与参数设计 | 第78-79页 |
4.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9-81页 |
4.2.5.1 检测性能 | 第79-80页 |
4.2.5.2 抗“远近”效应能力 | 第80-81页 |
4.2.5.3 随用户数增加时的性能 | 第81页 |
4.2.6 GATS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81-82页 |
4.3 基于遗传算法和递归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 | 第82-88页 |
4.3.1 改进的递归神经网络 | 第82-84页 |
4.3.2 基于遗传算法和递归神经网络的混合优化策略 | 第84-85页 |
4.3.3 GARNN的算法操作与参数设计 | 第85-86页 |
4.3.4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86-88页 |
4.3.4.1 检测性能 | 第86-87页 |
4.3.4.2 抗“远近”效应能力 | 第87页 |
4.3.4.3 随用户数增加时的性能 | 第87-88页 |
4.3.4.4 GARNN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88页 |
4.4 两种基于混合优化策略的多用户检测器的比较 | 第88-92页 |
4.4.1 检测器性能比较 | 第89-91页 |
4.4.2 计算复杂度和运行速度 | 第91-92页 |
4.5 小结 | 第92-93页 |
第五章 一种新的复值递归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 第93-102页 |
5.1 引言 | 第93-94页 |
5.2 神经网络模型 | 第94-95页 |
5.3 神经网络的训练 | 第95-98页 |
5.4 计算机仿真结果 | 第98-101页 |
5.5 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个人简历 | 第112页 |
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2-113页 |
攻博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