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第三方物流供需联盟构建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1页
 1 选题背景第7-8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9页
 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9-11页
第二章 TPL供需联盟理论探讨第11-24页
 1 TPL与TPL供需联盟第11-19页
  1.1 TPL的概念第11-13页
  1.2 TPL供需联盟的涵义及性质第13-14页
  1.3 联盟双方的动机第14-16页
  1.4 联盟双方的风险及回避措施第16-19页
 2 供应链管理与TPL供需联盟第19-24页
  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第19-20页
  2.2 与供应链管理有关的管理思想第20-21页
  2.3 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第21-23页
  2.4 供应链管理:TPL供需联盟企业的基本管理理念第23-24页
第三章 TPL供需联盟构建环境分析第24-36页
 1 基本环境分析第24-26页
 2 需求分析第26-32页
  2.1 按企业经营规模和经济性质分析第26-29页
  2.2 按企业所处行业分析第29-30页
  2.3 按用户企业的物流考核和新物流代理商选择标准分析第30页
  2.4 按工商业类别分析第30-31页
  2.5 按需求内容分析第31页
  2.6 按区域分析第31-32页
 3 供给主体分析第32-36页
  3.1 传统运输、储运企业分析第32-34页
  3.2 外资新设物流企业分析第34页
  3.3 工商企业物流部门转化而来的物流企业分析第34页
  3.4 内资新设物流企业分析第34页
  3.5 中国邮政分析第34-36页
第四章 TPL供需联盟企业间合作机制研究第36-64页
 1 需求主体物流决策研究第36-40页
  1.1 传统决策方法第36页
  1.2 现代决策标准第36-38页
  1.3 战略—机会成本决策模型第38-40页
 2 联盟企业间合作机制分析第40-57页
  2.1 问题的提出第40页
  2.2 合作机制的一般模型第40-42页
  2.3 按收入分成模型第42-48页
  2.4 按利润分成模型第48-51页
  2.5 按收入增加值分成模型第51-53页
  2.6 成本加成模型第53-55页
  2.7 综合分析第55-57页
 3 合作机制框架设计第57-60页
  3.1 合作机制设计要点第57页
  3.2 合作机制框架第57-60页
 4 实证分析第60-64页
  4.1 情况简介第60页
  4.2 南昌齐洛瓦案例分析第60-62页
  4.3 海尔案例分析第62-64页
第五章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渗灌条件下不同质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子带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