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我国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立法选择及价值取向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我国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立法背景及演进 | 第12-15页 |
一、我国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立法背景 | 第12-14页 |
二、我国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立法选择与演进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立法价值取向 | 第15-18页 |
一、保障夫妻个人的独立人格和经济地位,尊重个人财产权利 | 第15-16页 |
二、体现公平原则,避免引发道德风险 | 第16页 |
三、完善法定夫妻财产制,是我国《婚姻法》立法上的一大进步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界定标准与内容范围 | 第18-29页 |
第一节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范围的界定 | 第18-19页 |
一、从时间上来界定 | 第18页 |
二、从主体上来界定 | 第18-19页 |
三、从来源上来界定 | 第19页 |
第二节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内容 | 第19-23页 |
一、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内容的国外立法例 | 第19-20页 |
二、我国现行立法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内容及评析 | 第20-23页 |
第三节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存在的争议问题 | 第23-29页 |
一、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增值部分的归属问题 | 第23-24页 |
二、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费等的归属问题 | 第24-26页 |
三、一方婚前取得的知识产权,婚后所得收益的归属 | 第26-27页 |
四、婚后取得,登记在一方名下房屋的归属问题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夫妻对个人特有财产的权利 | 第29-34页 |
第一节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权的具体表现 | 第29-31页 |
一、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所有权及其内容 | 第29-30页 |
二、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支配与管理权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所有权的限制 | 第31-34页 |
一、占有使用权的限制 | 第31-32页 |
二、收益权的限制 | 第32-33页 |
三、处分权的限制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义务负担与责任财产的债务范围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义务负担与责任财产的债务范围的国外立法例 | 第34-37页 |
一、法国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义务负担与责任财产的债务范围的立法 | 第34-35页 |
二、意大利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义务负担与责任财产的债务范围的立法 | 第35-36页 |
三、两国立法的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立法的评析 | 第37-40页 |
一、我国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义务负担与责任财产的债务范围的现行规定 | 第37-38页 |
二、我国立法的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我国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缺陷及完善 | 第40-46页 |
第一节 我国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立法缺陷 | 第40-42页 |
一、欠缺对夫妻个人特有财产性质界定的通则性规定 | 第40-41页 |
二、未明确夫妻对个人特有财产的权利及限制 | 第41页 |
三、关于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义务负担与责任财产的债务范围的规定过于简单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我国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的完善 | 第42-46页 |
一、增设夫妻个人特有财产性质界定的通则性规范 | 第42页 |
二、明确夫妻对个人特有财产的权利及限制 | 第42-43页 |
三、完善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义务负担与责任财产的债务范围的有关规定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