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脊髓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临床观察 | 第8-27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8-12页 |
| ·病例来源及一般资料 | 第8-10页 |
| ·病历来源 | 第8页 |
| ·一般资料 | 第8-10页 |
| ·诊断标准及病情分级 | 第10-11页 |
|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 ·病情分级 | 第10-11页 |
| ·纳入标准 | 第11页 |
| ·排除标准 | 第11页 |
| ·中止及剔除标准 | 第11-12页 |
| ·剔除标准 | 第11页 |
| ·脱落标准 | 第11页 |
| ·中止标准 | 第11-12页 |
| 2 治疗及观察过程 | 第12-19页 |
| ·治疗方法 | 第12-14页 |
| ·颈椎牵引 | 第12页 |
| ·手法 | 第12页 |
| ·针灸 | 第12页 |
| ·中药辩证施治 | 第12-13页 |
| ·合理的功能锻炼 | 第13页 |
| ·随访期间的治疗 | 第13-14页 |
| ·观察指标 | 第14-15页 |
| ·临床总体疗效观察 | 第14页 |
| ·中医辨证分型疗效观察 | 第14页 |
| ·颈椎X线变化情况 | 第14页 |
| ·颈椎间盘变化情况 | 第14-15页 |
| ·随访期间病例复发情况 | 第15页 |
| ·疗效评定及分析 | 第15-19页 |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5页 |
| ·数据统计处理及疗效分析 | 第15-19页 |
| 3 结果 | 第19-20页 |
| ·总有效率 | 第19页 |
| ·观察指标评价结果 | 第19-20页 |
| ·结论 | 第20页 |
| 4 讨论 | 第20-26页 |
|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 ·中医药治疗机理 | 第21-22页 |
| ·手法治疗机理 | 第22页 |
| ·临床体会及经验介绍 | 第22-25页 |
| ·辩证论治结合经验方 | 第22-23页 |
| ·指导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 ·颈椎牵引的作用及要素 | 第24-25页 |
| ·外科手术介入时机的把握 | 第25-26页 |
| 5 问题和展望 | 第26-27页 |
| 附表1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 第30-50页 |
| 1 基础研究 | 第30-33页 |
|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 | 第30-31页 |
|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 | 第31-32页 |
|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32-33页 |
| 2 临床研究 | 第33-43页 |
| ·诊断 | 第33-36页 |
| ·临床症状和体征 | 第33-34页 |
| ·影像学表现 | 第34-35页 |
| ·电生理表现 | 第35页 |
| ·中医辩证诊断 | 第35-36页 |
| ·治疗 | 第36-43页 |
| ·中医学治疗进展 | 第36-39页 |
| ·西医治疗进展 | 第39-43页 |
| 3. 讨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