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评价及保障路径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24页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第12-17页
     ·选题背景第12-17页
     ·项目依托第17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7-19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研究意义第17-19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3页
     ·研究内容第19-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预期创新性研究成果第23-24页
2 研究综述第24-54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24-30页
     ·能源安全的界定及判断第24-28页
     ·区域能源安全第28-30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30-54页
     ·能源安全国内外研究状况第30-37页
     ·能源安全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概述第37-42页
     ·能源安全模型概述第42-48页
     ·区域能源研究状况第48-51页
     ·存在的问题第51-54页
3 区域能源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第54-82页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能源形势及特点第54-62页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构成特点第55-57页
     ·能源的消费及供求特点第57-59页
     ·交通运输、水资源条件以及国际能源市场不可控制性的影响第59-60页
     ·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很艰巨第60页
     ·能源利用结构依然不合理 能源替代战略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第60-61页
     ·环境污染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同步增长的趋势第61-62页
   ·人口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区域能源安全的关系第62-68页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相关性分析第64-65页
     ·人口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相关性分析第65-66页
     ·人口及经济的发展与区域能源安全的关系第66-67页
     ·协调人口及经济增长与区域能源安全的建议第67-68页
   ·区域能源安全的内涵第68-70页
   ·中国沿海区域能源安全影响因素识别第70-82页
     ·能源供应稳定性方面第70-74页
     ·能源使用安全性方面第74-82页
4 区域能源安全评价体系设计第82-98页
   ·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82-85页
     ·科学合理性第82-83页
     ·目的性第83页
     ·层次结构性第83页
     ·简单实用性第83-84页
     ·动态连续性第84页
     ·一致可比性第84页
     ·本文中构建区域能源安全评价体系的前提条件第84-85页
   ·DPSIR 模型在区域能源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第85-87页
   ·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87-98页
     ·区域能源安全的驱动力指标识别第88-90页
     ·区域能源安全的压力指标识别第90-91页
     ·区域能源安全的状态指标识别第91-92页
     ·区域能源安全的影响指标识别第92-93页
     ·区域能源安全的响应指标识别第93-94页
     ·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94-98页
5 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综合评价第98-111页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及说明第98-99页
   ·评价方法介绍第99-105页
     ·常用评价方法回顾第99-102页
     ·因子分析法第102-105页
   ·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综合评价第105-111页
     ·因子分析的具体计算过程及结果第106-109页
     ·计算结果分析及综合评价第109-111页
6 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情景分析第111-124页
   ·情景分析的含义第111-112页
   ·情景设定及数据来源第112-113页
   ·常规能源模式下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情景分析第113-124页
     ·能源需求情景分析第113-118页
     ·能源供给情景分析第118-122页
     ·能源安全压力综合情景分析第122-124页
7 基于DPSIR 模型的广东省能源安全案例研究第124-144页
   ·广东省能源现状第124-130页
     ·研究区概况介绍第124-126页
     ·广东省能源供需总量分析第126-127页
     ·广东省能源结构分析第127-130页
   ·广东省能源安全综合分析第130-135页
     ·驱动力分析“D”第130-131页
     ·压力分析“P”第131-132页
     ·状态识别“S”第132-133页
     ·影响分析“I”第133-134页
     ·响应分析“R”第134-135页
   ·广东省能源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第135-138页
     ·“D”影响因素分析第135-136页
     ·“P”影响因素分析第136页
     ·“S”影响因素分析第136-137页
     ·“I”影响因素分析第137-138页
     ·“R”影响因素分析第138页
   ·保障广东省能源安全的政策选择第138-144页
     ·优化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第138-140页
     ·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性实现能源品种多元化第140-141页
     ·发展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141-142页
     ·节能减排确保能源使用安全第142-144页
8 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保障路径设计第144-149页
   ·保障东部沿海地区能源供应稳定性的对策第144-146页
     ·建立战略能源储备体系第144页
     ·建立能源安全预测预警机制第144-145页
     ·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第145页
     ·促进能源供应结构多元化提高区域能源供应能力第145-146页
   ·保障东部沿海地区能源使用安全的对策第146-149页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第146-147页
     ·提高能源经济效率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第147-148页
     ·保护环境增强环境的可持续性第148页
     ·因地制宜的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第148-149页
9 结论与展望第149-151页
   ·主要结论第149-150页
   ·展望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9页
致谢第159-161页
附录1第161-162页
附录2第162-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辽源市为例
下一篇: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以深圳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