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罗布泊地区末次冰期晚期的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过去全球变化的研究历史和进展 | 第11-14页 |
| ·湖泊沉积物气候与环境记录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湖泊沉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第15-16页 |
| ·湖泊沉积揭示的区域气候演化 | 第16页 |
| ·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 第16页 |
| ·中国的湖泊沉积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 ·选题依据和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选题依据 | 第18-19页 |
| ·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 第21-24页 |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本次研究的主要工作量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与地质概况 | 第29-39页 |
| ·塔里木盆地地理与地质环境 | 第29-31页 |
| ·罗布泊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第31-34页 |
| ·罗布泊地区的现代沉积特征 | 第34-37页 |
| ·小结 | 第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CK-2钻孔湖相地层与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39-50页 |
| ·样品采集 | 第39-40页 |
| ·岩性特征 | 第40-42页 |
| ·年代模式 | 第42-48页 |
| ·沉积物中石膏矿物的质谱铀系年龄 | 第42-47页 |
| ·时间序列的建立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古气候和古环境代用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 第50-111页 |
| ·磁化率 | 第50-52页 |
| ·气候与环境意义 | 第50-51页 |
| ·实验测定与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 ·粒度 | 第52-56页 |
| ·气候与环境意义 | 第52-54页 |
| ·实验测定与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 ·色度 | 第56-58页 |
| ·气候与环境意义 | 第56-57页 |
| ·实验测定与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碳酸盐和pH | 第58-61页 |
| ·气候与环境意义 | 第58-60页 |
| ·实验测定与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 ·烧失量、总有机碳及其同位素组成 | 第61-74页 |
| ·气候与环境意义 | 第61-67页 |
| ·实验测定与结果分析 | 第67-74页 |
| ·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 | 第74-87页 |
| ·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第74-76页 |
| ·地球化学元素揭示的环境意义 | 第76-79页 |
| ·实验测定和结果分析 | 第79-87页 |
| ·来自孢粉的证据 | 第87-97页 |
| ·气候与环境意义 | 第87-90页 |
| ·实验测定与结果分析 | 第90-97页 |
| ·小结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11页 |
| 第五章 研究区32-9ka BP间气候与环境变化 | 第111-128页 |
| ·重建罗布泊32-9ka间气候变化序列 | 第111-114页 |
| ·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 | 第111-113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113-114页 |
| ·区域气候和环境记录与全球变化的对比 | 第114-122页 |
| ·与全球变化的一致性 | 第114-120页 |
| ·区域性特点 | 第120-122页 |
| ·影响该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 | 第122-123页 |
| ·小结 | 第123-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 ·主要结论 | 第128-131页 |
| ·CK-2孔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128-129页 |
| ·主要阶段的划分 | 第129-130页 |
| ·区域环境与全球变化 | 第130-131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131-132页 |
| 附录 | 第132-136页 |
| 致谢 | 第136-138页 |
| 学位申请者简介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