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

鉴定结论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鉴定结论的制作主体第13-30页
 第一节 两大法系国家(地区)鉴定主体制度比较第13-22页
  一、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第14-17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地区)鉴定人制度第17-21页
  三、两大法系国家鉴定主体制度比较第21-22页
 第二节 我国鉴定人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完善构想第22-30页
  一、我国鉴定人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2-26页
  二、我国鉴定人制度的完善构想第26-30页
第二章 鉴定结论的启动制度第30-42页
 第一节 两大法系国家鉴定启动制度比较第30-34页
  一、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启动制度第30-31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鉴定启动制度第31-33页
  三、两大法系国家鉴定启动制度比较第33-34页
 第二节 我国鉴定启动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完善构想第34-42页
  一、我国鉴定启动制度的现状分析第34-37页
  二、我国鉴定启动制度的完善构想第37-42页
第三章 鉴定结论的质证制度第42-56页
 第一节 两大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质证制度比较第42-48页
  一、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证言质证制度第42-45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质证制度第45-47页
  三、两大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质证制度比较第47-48页
 第二节 我国鉴定结论质证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完善构想第48-56页
  一、我国鉴定结论质证制度的现状分析第48-52页
  二、我国鉴定结论质证制度的完善构想第52-56页
第四章 鉴定结论的认证制度第56-69页
 第一节 两大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认证制度比较第56-62页
  一、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证言认证制度第56-60页
  二、大陆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认证制度第60-62页
  三、两大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认证制度比较第62页
 第二节 我国鉴定结论认证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完善构想第62-69页
  一、我国鉴定结论认证制度的现状分析第62-64页
  二、我国鉴定结论认证制度的完善构想第64-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诉讼时效抗辩研究
下一篇:论安吉拉·卡特短篇小说中的互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