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略论中国农工银行(1918-1937)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5页
第一章 中国农工银行的前身——大宛农工银行第15-21页
 第一节 大宛农工银行成立的背景第15-17页
  一 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展第15页
  二 中国近代专业银行建设思想的发展第15-16页
  三 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村金融日益枯竭第16-17页
 第二节 大宛农工银行的筹备成立和资金来源第17-19页
  一 筹备成立第17-18页
  二 资金来源第18-19页
 第三节 大宛农工银行改组中国农工银行第19-21页
  一 改组原因第19页
  二 改组经过第19-21页
第二章 中国农工银行的组织与管理第21-26页
 第一节 中国农工银行的组织机构第21-24页
  一 决策机构第21-23页
  二 执行机构第23-24页
 第二节 中国农工银行课系的分设第24-26页
  一 总管理处课系的分设第24-25页
  二 各分行、支行课系的分设第25-26页
第三章 中国农工银行的营业第26-40页
 第一节 中国农工银行的营业概况第26-35页
  一 营业范围第26页
  二 营业状况第26-35页
 第二节 中国农工银行的经营特色第35-40页
  一 以“融通资财、辅助农工业”为宗旨第35-38页
  二 经营稳健,行事谨慎第38页
  三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第38-40页
第四章 中国农工银行的发展第40-49页
 第一节 中国农工银行的资本增长第40-42页
  一 初期资本逐渐增加第40页
  二 改组时扩充资本第40-41页
  三 教育基金委员会入股增资第41-42页
 第二节 广设分支机构第42-43页
  一 分行、支行的增设第42页
  二 办事处、寄庄的设立第42-43页
 第三节 积极拓展业务,营业发达第43-46页
 第四节 中国农工银行发展原因探析第46-49页
  一 业务重心逐渐南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第46页
  二 调整经营策略,适应自身生存发展需求第46-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后记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枣疯病相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下一篇:X线辐射对大鼠卵巢形态与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