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发变组成套保护装置通讯系统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大型发变组成套保护装置通讯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论文的任务和介绍 | 第9-10页 |
| 第二章 保护装置与通讯方案配置 | 第10-18页 |
| ·保护装置简介 | 第10-11页 |
| ·通讯方案配置 | 第11-15页 |
| ·硬RS-485 通讯 | 第11-12页 |
| ·现场总线通讯 | 第12-13页 |
| ·以太网通讯 | 第13-14页 |
| ·本地调试通讯 | 第14-15页 |
| ·通讯系统设计思想 | 第15-16页 |
| ·通讯系统功能实现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通讯系统硬件设计 | 第18-30页 |
| ·硬件平台选择 | 第18-20页 |
| ·RS-485 接口电路设计 | 第20-21页 |
| ·CAN 接口电路设计 | 第21-22页 |
| ·USB 接口电路设计 | 第22-23页 |
|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 第23-24页 |
|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 ·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第25-27页 |
| ·GPS 接口电路设计 | 第27-28页 |
| ·其它辅助电路设计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通讯系统软件设计 | 第30-50页 |
| ·软件设计原则 | 第30页 |
| ·软件设计 | 第30-41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 | 第31-33页 |
| ·编译系统和仿真工具选择 | 第33-34页 |
| ·RS-485 接口程序设计 | 第34-35页 |
| ·CAN 接口程序设计 | 第35-36页 |
| ·以太网接口程序设计 | 第36-39页 |
| ·USB 接口程序设计 | 第39页 |
| ·任务优先级设置 | 第39-41页 |
| ·对外通讯规约 | 第41-46页 |
| ·基于RS-485 的规约 | 第42-44页 |
| ·基于以太网的规约 | 第44-46页 |
| ·人机接口功能 | 第46-5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
| 详细摘要 | 第5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