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概述 | 第9-10页 |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 | 第9-10页 |
·电火花线切割特点及分类 | 第10页 |
·电火花线切割放电状态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电火花线切割的稳定性问题 | 第12页 |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智能化加工 | 第12-13页 |
·基于 PC 的数控系统 | 第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电火花切割放电间隙状态识别的研究 | 第15-27页 |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放电间隙电压特性的研究 | 第15-20页 |
·试验平台简介 | 第15-16页 |
·放电间隙电压特性的研究 | 第16-19页 |
·放电间隙电压特性模型 | 第19-20页 |
·放电间隙电压实验研究 | 第20-24页 |
·正交试验 | 第20-21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1页 |
·正常放电状态电压实验分析 | 第21-23页 |
·短路状态电压实验分析 | 第23-24页 |
·放电间隙状态识别-- 变阈值电压比较法 | 第24-26页 |
·试验验证 | 第24-25页 |
·变阈值电压比较法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3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火花线切割放电状态预测 | 第27-37页 |
·相对时间比率检测法 | 第27-28页 |
·相对时间比率值的研究 | 第28-31页 |
·加工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及合理选择 | 第28-30页 |
·正常放电相对时间比率与加工效率的试验研究 | 第30-31页 |
·BP 神经网络的电火花线切割放电状态预测结构设计 | 第31-34页 |
·BP 神经网络理论 | 第32页 |
·输入和输出量的选择 | 第32页 |
·训练样本集 | 第32-33页 |
·隐层的设计 | 第33-34页 |
·神经网络的 MATLAB 实现 | 第34-36页 |
·BP 神经网络设计函数介绍 | 第34-35页 |
·仿真及预测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电火花切割加工的稳定性研究 | 第37-45页 |
·加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及断丝问题 | 第37页 |
·断丝与放电间隙状态的关系 | 第37-38页 |
·加工稳定性的分析 | 第38-40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38-39页 |
·正态性检验 | 第39-40页 |
·不稳定现象分析 | 第40-42页 |
·丝筒换向 | 第40-41页 |
·伺服进给 | 第41-42页 |
·防断丝控制策略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5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状态识别系统设计 | 第45-56页 |
·虚拟仪器技术 | 第45-46页 |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状态识别系统的硬件选用 | 第46-48页 |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状态识别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8-55页 |
·软件开发平台-- LabVIEW 相关介绍 | 第48-49页 |
·系统软件功能简介 | 第49-50页 |
·登陆界面设计 | 第50页 |
·功能选择主界面 | 第50-51页 |
·放电识别模块 | 第51-53页 |
·BP 预测模块 | 第53-54页 |
·稳定性分析模块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本课题研究过程的归纳总结 | 第56页 |
·本课题研究工作的未来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