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循环下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力学效应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6页 |
·路基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路基填料改良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冻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橡胶颗粒及保温材料与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2章 土动应力与动应变的关系及绝热的基本原理 | 第28-48页 |
·引言 | 第28页 |
·动荷载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28-44页 |
·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特征 | 第28-30页 |
·应力—应变关系的力学模型 | 第30-34页 |
·土动力本构关系模型 | 第34-44页 |
·绝热的基本原理 | 第44-47页 |
·热传导 | 第45-46页 |
·对流换热 | 第46页 |
·热辐射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静力特性研究 | 第48-63页 |
·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最佳含量的试验研究 | 第48-52页 |
·材料选取与试件制备 | 第49-51页 |
·强度试验确定橡胶颗粒最佳含量 | 第51-52页 |
·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抗冻性试验研究 | 第52-58页 |
·冻胀破坏的机理 | 第52-53页 |
·影响土体冻胀性的因素 | 第53-55页 |
·冻胀量试验研究及数据分析 | 第55-58页 |
·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保温性试验研究 | 第58-61页 |
·公路保温材料设计要求 | 第58-59页 |
·改良后粉煤灰土保温性试验研究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 第63-88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常温下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动力特性 | 第64-69页 |
·试件制备 | 第64-65页 |
·试验过程及数据分析 | 第65-69页 |
·试验结果 | 第69页 |
·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冻融循环试验 | 第69-86页 |
·冻融循环的试验仪器介绍 | 第70-78页 |
·试验材料的选取与制备 | 第78-79页 |
·试验过程与数据采集 | 第79-8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80-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5章 G102 国道试验路研究数据分析 | 第88-103页 |
·试验路概况 | 第88-91页 |
·地形地貌 | 第88页 |
·气象、水文 | 第88-89页 |
·土层的分布特征及性质 | 第89-90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90-91页 |
·冻结深度的确定 | 第91-98页 |
·现场试验路方案及试验数据分析 | 第98-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6章 路基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第103-113页 |
·引言 | 第103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03-106页 |
·道路结构 | 第103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求解 | 第103-10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6-112页 |
·对比材料隔热效果分析 | 第106-111页 |
·最小冷阻层厚度的确定 | 第11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7页 |
·结论综述 | 第113-115页 |
·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5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