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血清IL-2和IFN-γ的影响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综述 | 第8-29页 |
1.祖国医学对恶性胸水的认识和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恶性胸水的病名朔源及概念 | 第8页 |
·恶性胸水的病因病机 | 第8-9页 |
·恶性胸水的辨证论治 | 第9页 |
·恶性胸水的中医治疗进展 | 第9-12页 |
2.现代医学对恶性胸水的认识 | 第12-20页 |
·流行病学研究 | 第12页 |
·现代医学对恶性胸水的认识 | 第12-13页 |
·恶性胸水的诊断进展 | 第13-15页 |
·恶性胸水的治疗进展 | 第15-20页 |
3.IL-2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IL-2的产生及生物学特性 | 第20-22页 |
·IL-2的临床应用及应用前景 | 第22-23页 |
4.干扰素-γ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干扰素的发现 | 第23-24页 |
·分子结构与生物学活性 | 第24-25页 |
·临床应用 | 第25-28页 |
·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实验研究 | 第29-34页 |
1、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实验动物和瘤株 | 第29页 |
·实验药物与试剂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动物分组 | 第30页 |
·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30页 |
·实验动物给药 | 第30页 |
·取材及样品处理 | 第30-31页 |
3、统计学方法 | 第31页 |
4、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逐饮1号对各组大鼠血清中IL-2的影响 | 第31-32页 |
·逐饮Ⅰ号对大鼠血清中IFN-γ的影响 | 第32-34页 |
讨论 | 第34-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46页 |
附图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