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工业废水处理和电化学处理技术 | 第15-16页 |
1.3 三维电极概述 | 第16-19页 |
1.3.1 三维电极概念 | 第16页 |
1.3.2 三维电极特点和性能参数 | 第16-17页 |
1.3.3 三维电极反应器分类 | 第17-18页 |
1.3.4 复极性固定床反应器工作参数 | 第18-19页 |
1.4 三维电极处理废水机理 | 第19-21页 |
1.5 三维电极技术研究近况 | 第21-25页 |
1.5.1 三维电极反应器 | 第21-24页 |
1.5.2 主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4页 |
1.5.3 粒子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6 本领域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讨论 | 第25页 |
1.7 本课题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第27-35页 |
2.1 实验材料及与仪器 | 第27-28页 |
2.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27-28页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8页 |
2.2 实验前准备 | 第28-30页 |
2.2.1 载体的选择 | 第28-29页 |
2.2.2 催化剂组分的选择 | 第29页 |
2.2.3 主电极材料的选择 | 第29-30页 |
2.3 废水来源与水质 | 第30页 |
2.4 粒子电极材料选择与制备 | 第30-31页 |
2.4.1 活性炭负载SnO_2粒子催化电极材料的制备 | 第30页 |
2.4.2 多组元金属氧化物负载型活性炭粒子电极的制备 | 第30-31页 |
2.5 粒子电极分析与表征方法 | 第31-32页 |
2.5.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1页 |
2.5.2 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分析 | 第31页 |
2.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31页 |
2.5.4 比表面积及孔径(BET)分析 | 第31-32页 |
2.6 废水处理实验 | 第32-35页 |
2.6.1 实验装置 | 第32页 |
2.6.2 模拟废水电化学实验 | 第32页 |
2.6.3 实际废水电化学实验 | 第32页 |
2.6.4 电化学处理结果的分析测定 | 第32-3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5-63页 |
3.1 粒子电极的分析表征 | 第35-41页 |
3.1.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5-36页 |
3.1.2 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分析 | 第36-38页 |
3.1.3 复合催化剂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38-39页 |
3.1.4 比表面积(BET)分析 | 第39-41页 |
3.2 苯酚模拟废水的电催化氧化降解 | 第41-50页 |
3.2.1 不同粒子电极对苯酚电催化氧化降解的影响 | 第41-45页 |
3.2.2 初始pH对Mn-Sn-Ce/AC粒子电极电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3 电解质浓度对Mn-Sn-Ce/AC粒子电极电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 第46-48页 |
3.2.4 电压对Mn-Sn-Ce/AC粒子电极电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5 苯酚降解路线探讨 | 第49-50页 |
3.3 对硝基苯酚模拟废水的电催化氧化降解 | 第50-57页 |
3.3.1 不同粒子电极对硝基苯酚模拟废水电催化降解的影响 | 第50-53页 |
3.3.2 初始pH对Mn-Sn-Ce/AC粒子电极电催化降解p-NP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3 电解质浓度对Mn-Sn-Ce/AC粒子电极电催化降解p-NP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4 电压对Mn-Sn-Ce/AC粒子电极电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5 p-NP降解路线探讨 | 第56-57页 |
3.4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实际工业废水的实例 | 第57-63页 |
3.4.1 三维电极电化学预处理焦化废水 | 第58页 |
3.4.2 三维电极电化学深度处理含硝基苯类化工废水 | 第58-59页 |
3.4.3 三维电极电化学二次处理发动机清洗液废水 | 第59-60页 |
3.4.4 三维电极电化学二次处理电镀废水 | 第60-6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3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