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 ·电子式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 ·光学电子式传感器 | 第12-13页 |
| ·混合电子式传感器 | 第13-14页 |
| ·当今电力系统保护的现状 | 第14-15页 |
| ·小波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第2章 短路故障及Rogowski线圈的特性分析 | 第17-33页 |
|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 | 第17-20页 |
| ·短路故障的起因与后果 | 第17-18页 |
| ·短路故障的类型和特点 | 第18-19页 |
| ·短路电流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 ·Rogowski线圈的原理 | 第20-32页 |
| ·Rogowski线圈测量电流的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 ·Rogowski线圈的稳态分析 | 第22-24页 |
| ·Rogowski线圈的暂态分析 | 第24-27页 |
| ·基于Rogowski线圈快速判断短路故障发生的方法 | 第27-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短路故障识别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3-49页 |
| ·故障识别系统的基本环节 | 第33-34页 |
| ·高压侧硬件电路 | 第34-38页 |
| ·积分电路的选取 | 第35-37页 |
| ·短路故障判断电路 | 第37-38页 |
| ·低压侧硬件电路 | 第38-44页 |
| ·控制器的选择 | 第39-40页 |
|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选择 | 第40页 |
| ·共享存储器及其接口电路 | 第40-42页 |
| ·液晶显示 | 第42页 |
| ·通信接口 | 第42-43页 |
| ·电源 | 第43-44页 |
| ·短路故障识别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4-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故障特征提取 | 第49-59页 |
| ·小波变换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 第49页 |
|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 第49-55页 |
| ·小波的定义 | 第49-50页 |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50-51页 |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51页 |
| ·多分辨分析 | 第51-53页 |
| ·Mallat算法 | 第53-55页 |
| ·故障信号特征提取的小波基选取 | 第55-56页 |
| ·小波变换算法在DSP上的具体实现 | 第56-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故障识别 | 第59-68页 |
|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59-60页 |
| ·人工神经网络的典型结构 | 第60-61页 |
| ·神经网络的选择 | 第61-62页 |
| ·RBF网络的结构及其算法 | 第62-65页 |
| ·RBF网络模型 | 第62-63页 |
| ·RBF网络的学习算法 | 第63-65页 |
| ·RBF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 | 第65-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6章 10kV配电线路短路故障识别系统的仿真 | 第68-78页 |
| ·10kV配电线路的仿真模型 | 第68页 |
| ·10kV配电线路模型的主要设备和参数选取 | 第68-73页 |
| ·短路故障信号的产生与获取 | 第73-75页 |
| ·仿真数据与分析 | 第75-77页 |
| ·小结 | 第77-78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总结 | 第78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