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清末民法法典化的动因 | 第10-20页 |
(一)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 第11-13页 |
(二) 政治上收回“治外法权”的策略需求 | 第13-18页 |
(三) 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整体要求 | 第18-20页 |
二、清末民法法典化的困难 | 第20-30页 |
(一)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不充分 | 第21-23页 |
(二) 封建传统法制的阻碍 | 第23-29页 |
(三) 民法典编纂时间的紧迫 | 第29-30页 |
三、《大清民律草案》对外国民法典的借鉴 | 第30-40页 |
(一) 立法技术的借鉴 | 第31-38页 |
(二) 立法内容的借鉴 | 第38-40页 |
四、清末民法法典化的历史评价 | 第40-46页 |
(一) 《大清民律草案》的积极意义 | 第40-44页 |
(二) 《大清民律草案》的局限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