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管县”体制改革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市管县体制 | 第15页 |
·省管县体制、省管县财政体制、强县扩权、扩权强县 | 第15-16页 |
·省管县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 | 第16-17页 |
·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的互动关系 | 第17-19页 |
·区域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各地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践 | 第21-28页 |
·浙江省的省管县体制改革 | 第21-22页 |
·浙江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第21页 |
·浙江省强县扩权改革 | 第21-22页 |
·四川省的扩权强县改革 | 第22-24页 |
·四川省首次扩权强县改革 | 第23页 |
·四川省第二次扩权强县改革 | 第23-24页 |
·广东省的省管县体制改革 | 第24-26页 |
·广东省激励型财政政策和扩权强县改革 | 第24-25页 |
·广东省"省管县"体制改革 | 第25-26页 |
·各地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 | 第26-28页 |
第4章 河北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反思 | 第28-38页 |
·河北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历程 | 第28-30页 |
·改革开放前的市管县体制 | 第28页 |
·改革开放后的市管县体制 | 第28-30页 |
·河北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的积极作用 | 第30-31页 |
·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 | 第30-31页 |
·精简了政府机构 | 第31页 |
·加强了对县级的管理 | 第31页 |
·河北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弊端 | 第31-38页 |
·市级管理幅度不均衡 | 第31-32页 |
·县域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 | 第32-35页 |
·重城轻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 | 第35-36页 |
·降低行政效率,增加行政成本 | 第36页 |
·市管县体制与宪法相违背 | 第36-38页 |
第5章 河北省"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实施情况 | 第38-56页 |
·河北省"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实施历程 | 第38-43页 |
·河北省的扩权强县改革 | 第38-40页 |
·河北省的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第40-43页 |
·河北省"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特点 | 第43-44页 |
·注重从河北的实际出发 | 第43页 |
·注重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 | 第43-44页 |
·注重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第44页 |
·河北省"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 | 第44-50页 |
·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 第44-47页 |
·缓解了基层财政困难 | 第47-48页 |
·基本公共服务向均等化发展 | 第48-49页 |
·减少了管理层级,提高了行政效能 | 第49-50页 |
·河北省"省管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50-56页 |
·省管县的工作机制还不完善 | 第50-51页 |
·扩权遭遇"天花板" | 第51-52页 |
·省级存在的问题 | 第52页 |
·市级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县级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第6章 推进河北省"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建议及设想 | 第56-70页 |
·完善河北省"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建议 | 第56-63页 |
·建立和完善省管县的工作机制 | 第56-57页 |
·争取中央的支持 | 第57-59页 |
·强化监督检查机制 | 第59页 |
·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省级幅度管理过大问题 | 第59-60页 |
·调动市级部门积极性 | 第60-62页 |
·县级问题的解决 | 第62-63页 |
·深化河北省"省管县"体制改革的设想 | 第63-70页 |
·扩大扩权强县改革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范围 | 第63-65页 |
·调整行政区划 | 第65-68页 |
·划分政府间事权与财权 | 第68-69页 |
·市县分治,实现省管县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