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4页 |
·“生态安全”的定义 | 第10-11页 |
·生态安全的分析评价 | 第11-12页 |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12-13页 |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流域生态系统 | 第14-15页 |
·山地生态系统特点 | 第15-16页 |
·研究技术路线及主要方法 | 第16-17页 |
2 龙河流域概况 | 第17-25页 |
·自然地理状况 | 第17-19页 |
·地理位置 | 第17-18页 |
·地质构造与地貌特征 | 第18页 |
·气候特征 | 第18页 |
·水文特征 | 第18页 |
·土壤及生物资源 | 第18-19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9-20页 |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 第19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19-20页 |
·交通建设状况 | 第20页 |
·丰富的旅游资源 | 第20页 |
·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20-25页 |
·水土流失严重引起河流污染 | 第20-21页 |
·局部河段水质污染严重 | 第21-23页 |
·河流淤积,危害水利工程 | 第23-24页 |
·河岸天然植被破坏,河流生态功能受到损害 | 第24页 |
·地质灾害频繁,生产条件差 | 第24-25页 |
3 龙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35页 |
·评价单元的选取 | 第25-26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 | 第26-2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2页 |
·评价指标设置和选择的原则 | 第27-28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28-30页 |
·龙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2页 |
·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32-33页 |
·生态安全状态分级 | 第33-35页 |
·等级划分原则 | 第33页 |
·龙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划分 | 第33-35页 |
4 龙河流域生态安全状态分析评价 | 第35-55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5-44页 |
·指标的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 | 第35-39页 |
·龙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9-44页 |
·数据的采集、处理 | 第44-52页 |
·龙河流域水系分布 | 第45-46页 |
·龙河河流系统特性 | 第46-48页 |
·龙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 第48-50页 |
·龙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 第50-51页 |
·人口与经济 | 第51页 |
·污染治理 | 第51-52页 |
·评价结果 | 第52-55页 |
5 龙河流域生态安全状况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 | 第55-60页 |
·评价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目标层分析——总体分析 | 第55页 |
·准则层分析——子系统分析 | 第55-56页 |
·要素层分析 | 第56页 |
·对策及建议 | 第56-60页 |
·重视水土资源 | 第56-58页 |
·适当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资 | 第58页 |
·完善法律体制,加强管理 | 第58-59页 |
·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意识 | 第59页 |
·加快建立“绿色 GDP”核算体系 | 第59页 |
·建立区域生态安全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主要结论 | 第60页 |
·讨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