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并购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4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6-20页
     ·公司并购第16-17页
     ·股权分置第17-18页
     ·全流通第18-19页
     ·掏空与支持第19-20页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20-22页
   ·研究方法第22页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2-24页
第2章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并购的研究述评第24-46页
   ·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研究述评第24-3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4-2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5-33页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研究述评第33-35页
     ·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并购的特征第33-34页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第34页
     ·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并购的变化第34-35页
   ·公司并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35-4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35-4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42-46页
第3章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非关联并购的策略研究第46-65页
   ·引言第46-47页
   ·完全信息下上市公司非关联并购的策略选择第47-53页
     ·博弈模型的建立第47-49页
     ·并购博弈的均衡分析第49-52页
     ·全流通对并购方策略选择的影响第52-53页
   ·不完全信息下上市公司非关联并购的策略选择第53-63页
     ·博弈模型的建立第53-56页
     ·并购博弈的均衡分析第56-62页
     ·全流通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第4章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关联并购的策略研究第65-75页
   ·引言第65页
   ·博弈模型的建立第65-68页
   ·并购博弈的均衡分析第68-72页
   ·全流通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第72-74页
   ·结论第74-75页
第5章 股权分置下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实证分析第75-86页
   ·并购绩效的衡量第75-80页
     ·会计收益法第75-76页
     ·事件研究法第76-80页
   ·数据来源与样本划分第80-81页
     ·数据来源第80-81页
     ·样本分类第81页
   ·实证过程第81-84页
     ·股票投资收益第82-83页
     ·会计收益第83-84页
   ·结论第84-86页
第6章 全流通下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第86-101页
   ·并购的两个悖论第86-87页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第87-90页
     ·数据来源第87页
     ·样本选取第87页
     ·样本分类第87-89页
     ·实证方法第89-90页
   ·实证过程第90-100页
     ·投资者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的反应第90-93页
     ·关联交易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第93-96页
     ·绩优公司与非绩优公司并购财富效应的比较第96-99页
     ·股改前后的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差异比较第99-100页
   ·结论第100-101页
第7章 全流通时代提高上市公司并购效率的政策建议第101-109页
   ·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夯实上市公司并购的制度性基础第101-104页
     ·规范大小非减持与流通第101-103页
     ·改革新股发行制度第103-104页
   ·政府在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角色定位第104-105页
   ·监管部门在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职能定位第105-106页
     ·完善并购法律法规体系第105页
     ·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第105-106页
     ·加强监督管理制度建设第106页
   ·中介机构在上市公司并购中应发挥的作用第106-107页
   ·上市公司应对并购的思路第107-109页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第107-108页
     ·明确并购的目的与反收购的挑战第108-109页
结论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附录A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20-121页
附录B 上市公司并购的实证检验数据结果第121-127页
附录C 2002-2003 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第127-135页
附录D 2005-2006 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第135-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下一篇:要素禀赋、技术能力与后发技术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