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醴陵市耕地土壤肥力质量特征及地力评价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2 耕地质量变化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 ·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质量的概念和内涵 | 第11-12页 |
|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定 | 第12-13页 |
|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第13-16页 |
| ·基于GIS之上的土壤肥力质量变化研究 | 第16-19页 |
| 3 展望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案 | 第20-27页 |
| 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3页 |
|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 ·农业发展情况 | 第20-21页 |
| ·土壤类型及主要种植制度 | 第21-23页 |
| 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3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 4 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 ·野外调查采样 | 第24-25页 |
| ·土壤分析测定 | 第25-26页 |
| ·土壤数据库的建立 | 第26页 |
| ·评价单元划分 | 第26页 |
| ·空间插值 | 第26页 |
| ·耕地地力综合评价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醴陵市耕地土壤肥力特征 | 第27-37页 |
| 1. 前言 | 第27页 |
| 2. 主要结果 | 第27-35页 |
| ·土壤pH | 第27-28页 |
| ·土壤有机质 | 第28-30页 |
| ·土壤碱解氮 | 第30-31页 |
| ·土壤有效磷 | 第31-32页 |
| ·土壤速效钾 | 第32-33页 |
| ·土壤缓效钾 | 第33-34页 |
| ·土壤养分的分级 | 第34-35页 |
| 3 小结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醴陵市耕地土壤肥力变异研究 | 第37-55页 |
| 1 土壤肥力的空间数据分析 | 第37-43页 |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9页 |
| ·趋势性效应分析 | 第39页 |
| ·地统计分析 | 第39-43页 |
| 2 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分析 | 第43-51页 |
| ·土壤pH | 第43-45页 |
| ·土壤有机质 | 第45-46页 |
| ·土壤碱解氮 | 第46-47页 |
| ·土壤有效磷 | 第47-48页 |
| ·土壤速效钾 | 第48-50页 |
| ·土壤缓效钾 | 第50-51页 |
| 3 土壤肥力的时间变异稳定性研究 | 第51-53页 |
| ·土壤肥力时间变异稳定性研究原理 | 第51页 |
| ·醴陵市耕地土壤肥力的时间变异性研究 | 第51-53页 |
| 4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醴陵市耕地地力质量评价研究 | 第55-66页 |
|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5-56页 |
| 2 耕地地力评价方法与原理 | 第56-61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6-57页 |
| ·单因子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8页 |
| ·划分耕地地力等级 | 第58-61页 |
|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 ·耕地地力等级数量统计 | 第61页 |
| ·耕地地力各等级分布区域 | 第61页 |
| ·耕地地力等级分述 | 第61-65页 |
| 4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9页 |
| 1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 2 优点和不足之处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附图 | 第72-78页 |
| 附图1 土壤pH的分级图 | 第72-73页 |
| 附图2 土壤有机质的分级图 | 第73-74页 |
| 附图3 土壤碱解氮的分级图 | 第74-75页 |
| 附图4 土壤速效磷的分级图 | 第75-76页 |
| 附图5 土壤速效钾的分级图 | 第76-77页 |
| 附图6 土壤缓效钾的分级图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