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红树林土壤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 clade的选择性分离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前言第8-26页
   ·目的第9-10页
   ·红树林环境第10-11页
   ·生物勘探第11-12页
   ·链霉菌及其Streptomyces violaoeoruber clade第12-15页
     ·链霉菌及其次级代谢途径研究第12-13页
     ·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 clade第13-15页
   ·链霉菌的选择性分离第15-19页
     ·从环境样品中抽提繁殖体第16-17页
     ·环境样品的预处理第17-18页
     ·选择性培养基和非选择性培养基第18-19页
   ·链霉菌的分类学第19-25页
     ·化学分类第20-23页
     ·基因型分类第23-25页
   ·展望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第26-38页
   ·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 clade分离第26-32页
     ·培养基第26-27页
     ·样品第27-28页
     ·链霉菌的生物勘探第28-30页
     ·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 clade的选择性分离第30-32页
   ·活性检测第32-33页
     ·抗肿瘤活性检测第32页
     ·抗MRSA活性检测第32-33页
     ·活性强度标准第33页
   ·代表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第33-35页
     ·放线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3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纯度及浓度第33-34页
     ·16S rDNA的PCR扩增第34页
     ·16S rDNA测序第34页
     ·序列的校对、整理及分析第34-35页
   ·放线菌细胞壁化学分析(薄板层析TLC)第35-36页
     ·代表菌株的细胞壁氨基酸分析第35-36页
     ·代表菌株的细胞壁糖份分析第36页
   ·代表菌株的生物活性相关酶基因扩增第36-38页
3 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第38-57页
   ·红树林土壤中的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 clade分离第38-45页
     ·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第38-39页
     ·链霉菌的生物勘探第39-40页
     ·链霉菌的分离结果第40-42页
     ·链霉菌的形态分群第42-45页
   ·活性检测第45-47页
     ·抗肿瘤细胞活性第45-46页
     ·抗MRSA活性检测第46-47页
   ·代表菌株的选择及初步分类鉴定第47-55页
     ·代表菌株的选择第47页
     ·代表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第47-52页
     ·代表菌株的细胞壁化学分析第52-55页
   ·代表菌株的多种酶基因扩增第55-57页
4 讨论第57-62页
   ·不同地区红树林样品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第57-58页
   ·土样预处理方法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第58页
   ·培养基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第58-59页
   ·不同地区红树林分离到放线菌活性比较第59-60页
   ·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 clade分离情况第60页
   ·细胞壁分析结果与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比较第60-61页
   ·多种酶基因特异片段扩增结果与微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比较第61-62页
5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足球现场解说词的人际意义
下一篇:法家“法治”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