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显示全息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DAVINCI 技术的产生 | 第11-12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计算全息显示的优势 | 第12-13页 |
·达芬奇技术的优势 | 第13页 |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 第13-15页 |
·DAVINCI 技术现状及趋势 | 第13-14页 |
·双核之间的通信现状及趋势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DAVINCI 开发平台简介 | 第16-24页 |
·达芬奇技术 | 第16-17页 |
·TMS320DM6446 数字多媒体处理器 | 第17-20页 |
·TMS320DM6446 芯片的结构特点 | 第18-19页 |
·ARM926EJ-S 内核 | 第19页 |
·C64X +DSP 内核 | 第19页 |
·系统的控制功能 | 第19-20页 |
·集成的开发环境CCS | 第20-24页 |
·CCS 开发系统的组成 | 第20-21页 |
·CCS 的主要功能 | 第21-24页 |
第三章 系统的原理和总体设计方案 | 第24-40页 |
·系统基本原理 | 第24-27页 |
·通用控制模块 | 第25-26页 |
·图像显示模块 | 第26页 |
·数据处理模块 | 第26-27页 |
·硬件系统通体设计 | 第27-31页 |
·硬件设计实现 | 第27-29页 |
·ARM 与DSP 之间的通信 | 第29-31页 |
·系统软件设计概要 | 第31-38页 |
·系统软件架构 | 第31-32页 |
·嵌入式 LINUX系统的开发与平台的搭建 | 第32-38页 |
·平台软件的安装过程 | 第32-33页 |
·CCS 开发环境搭建以及硬件仿真器的安装 | 第33-38页 |
·硬件资源的测试以及U-BOOT 的下载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基于TMS320C64X~+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 第40-50页 |
·FFT 算法简介 | 第40-41页 |
·基-2 算法的讨论 | 第41-44页 |
·TMS320C64X+系列DSP 上FFT 运算的实现 | 第44-48页 |
·DSPLIB 库函数 | 第44-45页 |
·DSPLIB 库函数的快速傅立叶变换运算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