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起重机械论文

提升机构压力燃气包设计与仿真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综述第13-17页
     ·相关背景第13-15页
     ·压力燃气包的研究思路第15-17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压力燃气包设计第19-38页
   ·引言第19页
   ·燃气包结构形式及选择第19-21页
     ·固体发动机的结构形式第19-20页
     ·发动机结构形式选择的原则第20-21页
     ·燃气包结构形式选择第21页
   ·燃气包壳体材料的选择第21-23页
     ·常用的壳体材料及其特性第21-22页
     ·壳体材料选择的原则第22页
     ·燃气包壳体材料选择第22-23页
   ·燃气包推进剂的选择与装药量估算第23-26页
     ·固体推进剂的种类及其特性第23-24页
     ·固体推进剂的选择原则第24-25页
     ·燃气包推进剂的选择第25页
     ·装药量估算第25-26页
   ·燃气包主要设计参量的选择第26-30页
     ·燃气包直径的选择第26-29页
     ·发动机工作压力的选择第29页
     ·喷管扩张比的选择第29-30页
   ·燃气包结构设计第30-37页
     ·装药设计第30-32页
     ·燃烧室设计第32-35页
     ·喷管设计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压力燃气包内弹道计算与提升机构性能仿真第38-58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零维内弹道计算基本方程第38-45页
     ·燃烧室中燃气的一维非定常流动理论第38-41页
     ·零维内弹道计算的基本方程第41-45页
   ·燃气包与提升机构建模第45-51页
     ·物理模型第45-46页
     ·数学模型第46-49页
     ·热损失处理第49-51页
   ·燃气包与提升机构性能仿真第51-57页
     ·无热损失情况下提升机构性能仿真第51-53页
     ·单燃气包时提升机构性能仿真第53-56页
     ·燃气包时提升机构性能仿真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燃气包能量损失数值计算第58-73页
   ·引言第58页
   ·建立模型第58-61页
     ·物理模型第58-59页
     ·网格设计第59页
     ·求解模型第59-60页
     ·湍流模型第60-61页
   ·数值方法第61-63页
     ·求解方法第61-62页
     ·出口、入口边界条件第62-63页
     ·壁面边界条件第63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3-72页
     ·内能损失第63-66页
     ·局部逆压损失能量第66-69页
     ·激波能量损失第69-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压力燃气包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第73-86页
   ·引言第73页
   ·可靠性设计基础第73-77页
     ·系统可靠性模型与可靠度计算第73-75页
     ·系统可靠性分配第75-76页
     ·结构零件可靠性设计第76-77页
   ·压力燃气包的可靠性设计与分配第77-78页
   ·压力燃气包可靠性分析第78-84页
     ·单元部件可靠性分析第78-82页
     ·单个燃气包的可靠性第82页
     ·燃气包殉爆的可靠性第82-84页
     ·两燃气包系统可靠性第84页
   ·压力燃气包的可靠性试验第84页
     ·单个燃气包可靠性试验第84页
     ·殉爆可靠性试验第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下一篇:民国时期中国与世博会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