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活性物质的分离和功能测定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0-21页
   ·高分子量的抗菌蛋白第11-15页
     ·抗菌蛋白的种类第11-12页
     ·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第12-14页
     ·抗菌蛋白的作用研究第14-15页
   ·低分子量的抗菌素第15-17页
     ·抗菌素的种类第15页
     ·抗生素的提取第15-16页
     ·抗生素的应用第16-17页
   ·挥发性活性物质第17-19页
     ·挥发性活性物质的萃取第17-18页
     ·挥发性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材料第21-22页
     ·菌株第21页
     ·培养基第21页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21-22页
       ·主要仪器第21-22页
       ·试剂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9页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第22-23页
     ·发酵条件优化第23-24页
       ·种子液制备方法第23页
       ·最佳培养基筛选第23页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设计第23-24页
     ·抗菌蛋白的抑菌作用研究第24页
       ·抗菌粗蛋白制备第24页
       ·抗菌蛋白对几种林果病原菌菌丝生长的作用第24页
       ·抗菌蛋白对不同林果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第24页
     ·抗菌蛋白性质测定第24-25页
       ·耐热性测定第24-25页
       ·有机溶剂稳定性第25页
       ·耐盐性实验第25页
       ·酸碱稳定性第25页
     ·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第25-27页
     ·挥发性物质抑菌作用研究第27-28页
       ·挥发性物质对几种林果病原菌菌丝生长的作用第27页
       ·挥发性物质对不同林果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第27页
       ·挥发性物质对不同林果病原菌菌丝色素产生的影响第27页
       ·不同接种量对病原菌抑菌效果的影响第27-28页
     ·挥发性物质的分离第28页
       ·样品预处理第28页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的选择第28页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选择第28页
     ·挥发性活性组分的功能鉴定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51页
   ·培养条件优化第29-34页
     ·最佳培养基的筛选第29-30页
     ·初始接种量的筛选第30页
     ·初始pH 值的筛选第30-31页
     ·培养时间的筛选第31-32页
     ·最适培养温度的筛选第32页
     ·最适转速的筛选第32-33页
     ·最适装液量的筛选第33-34页
   ·抗菌蛋白的抗性测定第34-38页
     ·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的粗蛋白量第34页
     ·抗菌蛋白对几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4-35页
     ·抗菌蛋白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第35-38页
   ·抗菌蛋白的性质测定第38-40页
     ·耐热性测定第38页
     ·有机溶剂稳定性第38-39页
     ·耐盐性实验第39页
     ·酸碱稳定性第39-40页
   ·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第40-41页
   ·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研究第41-46页
     ·挥发性物质对几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41-42页
     ·挥发性物质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第42-44页
     ·挥发性物质对病原菌菌丝色素产生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接种量对病原菌抑菌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挥发性活性物质的分离第46-49页
     ·萃取头的选择第46页
     ·吸附时间的选择第46-47页
     ·吸附温度的选择第47页
     ·挥发性活性物质的成分分析第47-49页
   ·挥发性物质各组分的功能测定第49-51页
4 讨论第51-53页
5 结论第53-55页
   ·枯草芽孢杆菌sdau08-96 菌株的发酵条件第53页
   ·枯草芽孢杆菌sdau08-96 菌株抗菌蛋白的抑菌作用第53页
   ·枯草芽孢杆菌sdau08-96 菌株抗菌蛋白的理化性质第53页
   ·枯草芽孢杆菌sdau08-96 菌株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第53-54页
   ·枯草芽孢杆菌sdau08-96 菌株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第54页
   ·枯草芽孢杆菌sdau08-96 菌株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的及功能测定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附录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68页
附件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蛾周氏啮小蜂复壮技术研究
下一篇:螺虫乙酯对棉蚜的活性和生物学影响及生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