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驱动式压电振动给料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 ·引言 | 第7页 |
| ·给料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7-15页 |
| ·电磁给料器的发展现状 | 第7-10页 |
| ·压电给料器的发展现状 | 第10-15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压电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 第17-24页 |
| ·压电材料的极化 | 第17-18页 |
| ·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 | 第18-19页 |
| ·压电方程 | 第19-20页 |
| ·压电陶瓷主要性能参数 | 第20-22页 |
| ·压电振子的振动模式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压电双晶片振子的研究 | 第24-36页 |
| ·压电双晶片振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 ·压电双晶片振子的类型 | 第25-26页 |
| ·压电双晶片振子的静态特性 | 第26-28页 |
| ·压电双晶片振子的静态实验模型 | 第26页 |
| ·压电双晶片振子静态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 ·压电双晶片振子静态特性实验 | 第27-28页 |
| ·压电双晶片振子的动态特性 | 第28-33页 |
| ·压电双晶片振子动态特性实验装置 | 第28页 |
| ·压电双晶片振子动态响应的力学模型 | 第28-33页 |
| ·压电双晶片振子动态特性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 ·压电双晶片施加的电压与振幅的关系 | 第33-34页 |
| ·频率与振幅的关系 | 第34页 |
| ·不同波形与双晶片振幅的关系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垂直压电给料器 | 第36-51页 |
| ·垂直压电给料器的设计 | 第36-38页 |
| ·垂直压电给料器的设计背景 | 第36页 |
| ·垂直压电给给料器的结构设计 | 第36-37页 |
| ·垂直型压电给料器的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 ·垂直压电给料器的模态分析 | 第38-41页 |
|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 ·模型建立及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 ·物料相对运动规律的研究分析 | 第41-48页 |
| ·料盘的运动分析 | 第42-43页 |
| ·物料的相对运动规律分析 | 第43-47页 |
| ·物料跳动时的空留时间 | 第47-48页 |
| ·新型结构的压电给料器 | 第48-50页 |
| ·新型给料器的结构设计 | 第48-49页 |
| ·新型给料器的工作原理 | 第49-50页 |
|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垂直驱动式压电给料器的实验分析 | 第51-58页 |
|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概述 | 第51-53页 |
| ·正交实验的概念 | 第51页 |
| ·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 | 第51-53页 |
| ·垂直压电振动给料器的正交实验 | 第53-55页 |
| ·垂直驱动式压电给料器的单独实验 | 第55-56页 |
| ·电压与给料速度之间的关系 | 第55-56页 |
| ·频率与给料速度的关系 | 第56页 |
| ·压电给料器与电磁给料器的功率对比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摘要 | 第63-65页 |
| ABSTRACT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