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研究--以H大学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 实践意义第12-13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17-19页
  (一) 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二) 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概念说明及相关理论第19-28页
 一、研究设计第19-21页
  (一) 样本选取第19页
  (二) 研究方法第19-21页
 二、概念说明第21-25页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第21-23页
  (二) 政治社会化第23-25页
 三、相关理论第25-28页
  (一) 非政治影响理论第25-26页
  (二) 连续、强化理论第26页
  (三) “灌输”理论第26-28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用的途径和体现第28-45页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用的途经第28-37页
  (一) 课堂教学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第28-29页
  (二) 实践环节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第29-32页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第32-35页
  (四) 网络教育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第35-37页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用的体现第37-45页
  (一) 传递政治信息,形成政治认知第37-39页
  (二) 确立政治态度,稳定政治信仰第39-42页
  (三) 培养参与意识,提高政治能力第42-45页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用的不足及原因第45-58页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用的不足第45-47页
  (一) 部分大学生政治态度依旧模糊第45-46页
  (二) 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依旧没有确立第46页
  (三) 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依旧存在偏差第46-47页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用不足的原因分析第47-58页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存在不足第47-52页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消极影响第52-54页
  (三) 转型期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第54-58页
第五章 结语与思考第58-62页
 一、结语第58页
 二、思考第58-62页
  (一)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第59-60页
  (二) 营造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一: 问卷第65-69页
附录二: 访谈第69-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发表的研究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辩证分型客观指标的研究
下一篇:H~1磁共振波谱在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