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8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8-10页 |
| 第二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0-19页 |
| ·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10-12页 |
| ·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 第10页 |
| ·发展 | 第10-11页 |
| ·协调 | 第11页 |
| ·可持续性 | 第11-12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 ·资源稀缺论 | 第12-13页 |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3-15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 ·系统理论 | 第16-17页 |
| ·以上理论简单评述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 | 第19-22页 |
|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 第19-21页 |
|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19-20页 |
|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20-21页 |
|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综述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延边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第22-39页 |
| ·延边基本自然环境概况 | 第22-23页 |
| ·延边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 ·延边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及对经济的影响 | 第24-28页 |
| ·土地利用与土地退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4页 |
| ·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变化 | 第24-25页 |
|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 ·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建设与管理情况 | 第26-27页 |
| ·矿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 | 第27页 |
| ·对经济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延边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估 | 第28-39页 |
| ·本文采取的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28-32页 |
| ·延边环境-经济系统指标体系选择 | 第32-33页 |
| ·延边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现状评价 | 第33-39页 |
| 第五章 延边未来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途径及对策 | 第39-52页 |
| ·发展循环经济 | 第39-41页 |
| ·循环经济内涵 | 第39页 |
| ·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 第39-41页 |
|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 | 第41-45页 |
| ·在农业方面 | 第42页 |
| ·在工业方面 | 第42-44页 |
| ·在旅游业方面 | 第44-45页 |
| ·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 | 第45-50页 |
| ·可持续消费模式内涵 | 第45-47页 |
| ·落实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措施 | 第47-50页 |
|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