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44页 |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12-32页 |
·资本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中最具代表性和实践性的研究领域 | 第13-19页 |
·资本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 第19-32页 |
·文献综述 | 第32-37页 |
·西方资本理论综述 | 第32-35页 |
·当代西方资本概念综述 | 第35-36页 |
·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资本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36-37页 |
·本文研究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 第37-41页 |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 第37-39页 |
·理论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 第39页 |
·制度分析与运行机制分析相结合 | 第39-40页 |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 第40-41页 |
·研究目标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 第4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框架 | 第41-44页 |
·主要内容 | 第41-42页 |
·分析框架 | 第42-44页 |
第二章 马克思资本理论当代性再认识和思考 | 第44-80页 |
·资本、资本形态及其当代性概述 | 第44-49页 |
·马克思关于资本本质及定义阐述 | 第44-47页 |
·资本形态及其属性 | 第47-48页 |
·资本当代性涵义 | 第48-49页 |
·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 第49-57页 |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出发点 | 第49-53页 |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归宿点 | 第53-57页 |
·马克思资本理论分析的层次性 | 第57-65页 |
·资本一般 | 第57-61页 |
·资本特殊 | 第61-63页 |
·资本个别 | 第63-64页 |
·马克思资本理论分析层次性的当代意义 | 第64-65页 |
·马克思深刻阐明资本的矛盾性 | 第65-74页 |
·资本理论矛盾分析的方法 | 第65-66页 |
·资本作用的矛盾 | 第66-68页 |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 第68-70页 |
·私人资本两种权利的矛盾 | 第70-72页 |
·垄断资本的矛盾 | 第72-73页 |
·资本积累的矛盾 | 第73-74页 |
·资本形态分析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74-80页 |
·物质资本形态是马克思资本论述的典型形态 | 第74-75页 |
·马克思有关虚拟资本形态的论述 | 第75-77页 |
·马克思劳动力理论包含人力资本思想 | 第77-78页 |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当代社会资本形态指明了研究方向 | 第78-80页 |
第三章 资本形态从历史到当代的嬗变 | 第80-122页 |
·资本形态嬗变的物质基础 | 第80-87页 |
·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 | 第81-82页 |
·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开辟资本形态嬗变新阶段 | 第82-86页 |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支持资本形态多样化发展 | 第86-87页 |
·资本形态嬗变的历史轨迹 | 第87-112页 |
·前资本主义的资本形态 | 第87-88页 |
·物质资本的盛行 | 第88-91页 |
·虚拟资本的独立 | 第91-96页 |
·人力资本的彰显 | 第96-104页 |
·社会资本的兴起 | 第104-112页 |
·资本形态从历史到当代嬗变的人格化轨迹 | 第112-122页 |
·经济人假定 | 第112-116页 |
·社会人需求 | 第116-119页 |
·道德人要求 | 第119-122页 |
第四章 资本形态嬗变的动因 | 第122-159页 |
·社会化大生产是资本多种形态存在的条件 | 第122-126页 |
·社会化大生产改变资金筹集、运行和管理模式,催生虚拟资本 | 第123-124页 |
·社会化大生产提高科学技术在资本增殖中的作用,催生人力资本 | 第124-125页 |
·社会化大生产使社会经济关系日趋扩展,催生社会资本 | 第125-126页 |
·资本本性是资本形态嬗变的根本动因 | 第126-137页 |
·资本是人类经济扩张最具魔力的载体 | 第126-129页 |
·资本本性造成的矛盾和危机 | 第129-133页 |
·资本形态嬗变改变资本存在和发展的界限 | 第133-137页 |
·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自然法则是资本形态嬗变的客观动因 | 第137-144页 |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 第137-139页 |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 | 第139-141页 |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 | 第141-142页 |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 第142-144页 |
·人与人自由平等的社会和谐理念是资本形态嬗变的主观动因 | 第144-152页 |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 第145-146页 |
·自由平等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尺度 | 第146-148页 |
·对社会经济发展目的的思考 | 第148-150页 |
·资本形态的演变促使人际关系走向自由平等 | 第150-152页 |
·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是资本形态嬗变的社会动因 | 第152-159页 |
·政府职能和责任 | 第152-155页 |
·企业的社会责任 | 第155-157页 |
·个人的社会责任 | 第157-159页 |
第五章 资本形态嬗变形成的三大趋势 | 第159-199页 |
·社会化趋势 | 第159-172页 |
·社会化表现之一:资本所有关系向社会化分化和转移 | 第160-166页 |
·社会化表现之二:私人财产权的相对化取代了绝对化 | 第166-169页 |
·社会化表现之三:经济管理活动民主化发展的趋势 | 第169-172页 |
·国际化趋势 | 第172-189页 |
·国际化表现之一:生产过程国际化程度加深 | 第173-176页 |
·国际化表现之二:跨国公司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角 | 第176-181页 |
·国际化表现之三:金融市场一体化 | 第181-185页 |
·国际化表现之四:国际经济协调频繁 | 第185-189页 |
·人性化趋势 | 第189-199页 |
·人性化表现之一:经济平等的取向不断加强 | 第189-191页 |
·人性化表现之二:收入分配向着公平化方向发展 | 第191-196页 |
·人性化表现之三:企业管理的人性化方式和行为 | 第196-199页 |
第六章 资本形态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 | 第199-237页 |
·改变物质资本的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第199-211页 |
·循环经济是缓解物质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 第200-203页 |
·由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转向以开发利用智力资源为主 | 第203-206页 |
·实施循环经济的具体策略 | 第206-211页 |
·适度发展虚拟资本,完善资本市场 | 第211-219页 |
·我国适度发展虚拟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 第211-213页 |
·我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 第213-215页 |
·我国虚拟资本适度发展的重点策略 | 第215-219页 |
·加快人力资本投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219-230页 |
·加快人力资本投资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 第219-222页 |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 | 第222-225页 |
·现阶段我国加快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策略 | 第225-230页 |
·充分运用社会资本,实现效率与公平均衡 | 第230-237页 |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当代中国敏感的经济社会问题 | 第230-232页 |
·运用社会资本均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第232-234页 |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 | 第234-23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237-242页 |
·结论 | 第237-239页 |
·马克思资本理论具有与时俱进性,是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37-238页 |
·资本形态嬗变是当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 第238页 |
·资本形态嬗变的三大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改良和调节 | 第238-239页 |
·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必须充分运用资本形态的多样性 | 第239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239-240页 |
·结构体系的创新 | 第239-240页 |
·实现理论、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 | 第240页 |
·某些观点的创新 | 第240页 |
·展望今后 | 第240-242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248页 |
致谢 | 第248-24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49-2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