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我国东南红壤区化肥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2.生物固氮与氮素营养的关系 | 第14-17页 |
·花生生物固氮特征与氮素浓度的关系 | 第14-15页 |
·生物固氮量测定方法简述 | 第15-17页 |
3.植物根系形态与氮素营养之间的关系 | 第17-20页 |
·植物根系形态与氮素浓度的关系 | 第17-18页 |
·植物根构型与氮素浓度的关系 | 第18页 |
·植物根系发育与其生育环境间的反馈机制 | 第18-20页 |
4.花生生理特征与氮素营养的关系 | 第20-23页 |
·花生的氮素营养特性 | 第21-22页 |
·花生的氮素利用规律 | 第22-23页 |
5.微量元素肥料与根瘤菌肥料在花生上的应用 | 第23-28页 |
·微量元素B、Mo在花生上的应用 | 第23-24页 |
·根瘤菌肥料的应用 | 第24-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第一节 试验流程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供试材料 | 第29-31页 |
1.试验区概况 | 第29页 |
2.供试土壤与作物 | 第29-31页 |
第三节 试验设计 | 第31-34页 |
1.较高土壤N素背景值下花生植株对施用氮肥的响应 | 第31页 |
2.较高土壤N素背景值下花生植株对施用根瘤菌肥料的响应 | 第31-32页 |
3.中等土壤N素背景值下花生植株对施用氮肥及根瘤菌肥料的响应 | 第32-33页 |
4.花生植株对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硼、钼的响应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测定方法 | 第34-36页 |
1.田间取样 | 第34页 |
2.植株干物质累积量 | 第34页 |
3.根瘤生物量 | 第34页 |
4.固氮酶活性 | 第34页 |
5.花生植株生物固氮量 | 第34-35页 |
6.根系形态学特征 | 第35页 |
7.花生叶片SPAD值测定 | 第35页 |
8.氮素利用各指标计算方法 | 第35页 |
9.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66页 |
第一节 较高土壤N素背景值下花生植株对施用氮肥的响应 | 第36-43页 |
1.氮肥用量对花生固氮作用影响 | 第36-38页 |
2.氮肥用量对花生根系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 第38页 |
3.氮肥用量对花生荚果产量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内部分配效率、回收效率及作物收获指数的影响 | 第38-40页 |
4.讨论 | 第40-43页 |
第二节 中等土壤N素背景值下花生植株对施用氮肥的响应 | 第43-56页 |
1.氮肥用量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3页 |
2.氮肥用量对花生根瘤生物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3.氮肥用量对花生生物固氮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4.花生根系形态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 第46-49页 |
5.氮肥用量对花生干物质累积动态的影响 | 第49-51页 |
6.氮肥用量对花生荚果产量及氮素利用各指标的影响 | 第51-52页 |
7.讨论 | 第52-56页 |
第三节 花生植株对施用根瘤菌肥料的响应 | 第56-61页 |
1.较高土壤N素背景值下花生植株对接种根瘤菌剂的响应 | 第56-59页 |
2.中等土壤N素背景值下花生荚果产量、总生物量对接种根瘤菌剂的响应 | 第59页 |
3.讨论 | 第59-61页 |
第四节 植株对施用微量肥料硼、钼的响应 | 第61-66页 |
1.施用硼、钼对花生根瘤生物量的影响 | 第61页 |
2.施用硼、钼对花生根系形态发育的影响 | 第61-62页 |
3.施用硼、钼对花生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第62-63页 |
4.施用硼、钼对花生荚果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 第63-64页 |
5.讨论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全文讨论 | 第66-70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