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地面沉陷及防治论文

非饱和土体变试验研究及其在地面沉降中的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绪论第13-25页
   ·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历史第14-16页
   ·非饱和基本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非饱和土的应力状态特性第16-17页
     ·非饱和土的体变理论第17-18页
     ·非饱和土的渗流原理第18页
     ·非饱和土的固结原理第18-19页
     ·非饱和土的测试方法和技术第19-20页
   ·非饱和土体积变形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第20-2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1-2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第23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3-25页
2 非饱和土体变特性试验研究第25-43页
   ·引言第25-26页
   ·非饱和土体积变形基本理论第26-28页
     ·非饱和土的相第26页
     ·非饱和土的应力状态变量第26页
     ·非饱和土的分类第26-27页
     ·非饱和土体积变化概念第27-28页
   ·非饱和土体积变形特性第28-33页
     ·土体干燥失水过程第29-30页
     ·土体吸水湿化过程第30页
     ·干湿循环过程第30-31页
     ·净平均应力发生变化第31-32页
     ·基质吸力和净平均应力同时发生变化第32-33页
   ·非饱和重塑土的干燥收缩试验研究第33-41页
     ·土样制备与试验设备第33-34页
     ·土水特征曲线第34-36页
     ·收缩曲线第36-37页
     ·干燥收缩过程中孔隙比和含水率关系曲线第37-40页
     ·固结试验第40-41页
   ·小结第41-43页
3 非饱和重塑黏土的三轴试验研究第43-60页
   ·引言第43页
   ·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GDS三轴试验系统简介第43-45页
   ·试验方案与试样制作第45-47页
   ·三轴压缩试验第47-54页
   ·三轴收缩试验第54-59页
   ·小结第59-60页
4 考虑非饱和区域变形量的沉降数学模型第60-86页
   ·引言第60页
   ·现有地面沉降机理概述第60-62页
     ·有效应力原理第61页
     ·有效应力增量分析第61-62页
   ·地面沉降数学模型研究现状第62-64页
     ·地下水渗流模型第62-63页
     ·土体变形模型第63页
     ·沉降计算模型第63-64页
   ·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第64-72页
     ·饱和—非饱和渗流方程第64-69页
     ·一维稳态入渗时土体基质吸力分布的解析解第69-72页
   ·饱和—非饱和地面沉降数学模型第72-85页
     ·非饱和土体变本构模型第73-77页
     ·基质吸力与容重的关系第77-80页
     ·水位线的降低与土体容重变化关系第80-83页
     ·沉降计算方法第83-85页
   ·小结第85-86页
5 饱和—非饱和沉降模型在预测地面沉降中的应用第86-100页
   ·引言第86页
   ·模型试验第86-93页
     ·模型建立第86-87页
     ·试验步骤第87-88页
     ·水气运移控制方程第88页
     ·基本假定和定解条件第88-89页
     ·土水曲线参数第89-90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90-93页
   ·在预测地表沉降中的应用第93-99页
     ·非饱和土体变试验第93-94页
     ·地下水位下降时的地面变形计算第94-97页
     ·算例分析第97-99页
   ·小结第99-100页
6 饱和—非饱和沉降模型在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变形中的应用第100-132页
   ·引言第100页
   ·基于饱和—非饱和稳态渗流条件下的地面沉降分析第100-125页
     ·降水引起的饱和—非饱和稳态渗流第100-102页
     ·Fredlund非饱和土弹性体变本构模型第102-105页
     ·基于Fredlund弹性本构关系的沉降模型分析第105-122页
       ·基本算例结果分析第106-107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107-122页
     ·基于Barcelona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沉降模型分析第122-125页
   ·基于饱和—非饱和非稳态渗流条件下的地面沉降分析第125-131页
   ·小结第131-132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32-136页
   ·结论第132-134页
   ·展望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第145-14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完成与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第145-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6-147页
创新点摘要第147-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雄激素抗生育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下一篇:夯扩桩极限承载力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