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7-26页 |
|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的研究 | 第7-11页 |
| ·选择性除草剂苯达松 | 第7页 |
|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材料及其性状 | 第7-8页 |
|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遗传学研究 | 第8页 |
|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相关研究 | 第8-9页 |
| ·水稻对苯达松的解毒过程及苯达松敏感致死的分子机理 | 第9-11页 |
| ·P450与除草剂抗性植物 | 第11-26页 |
| ·P450的概述 | 第11-19页 |
| ·P450的发现、起源及其分类 | 第11-13页 |
| ·P450的蛋白结构分析及催化机理 | 第13-16页 |
| ·P450的基因结构及功能分析 | 第16-17页 |
| ·P450的表达调控特性 | 第17-18页 |
| ·植物P450基因的克隆 | 第18-19页 |
| ·P450与除草剂代谢 | 第19-26页 |
| ·除草剂代谢的作用机制 | 第19页 |
| ·P450催化除草剂代谢的反应类型 | 第19-20页 |
| ·抗除草剂P450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转基因 | 第20-26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5页 |
| ·水稻Bel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7-30页 |
| ·水稻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页 |
| ·水稻叶片R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 ·对提取的RNA进行逆转录 | 第28页 |
| ·Bel基因cDNA编码区的获得 | 第28-29页 |
| ·T载体的连接与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29页 |
| ·质粒DNA的提取与酶切鉴定 | 第29-30页 |
| ·半定量RT-PCR研究Bel表达的特性 | 第30-31页 |
| ·半定量RT-PCR反应中循环次数的确定 | 第30页 |
| ·Bel基因表达特性研究 | 第30-31页 |
| ·水稻Bel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构建与分析 | 第31-35页 |
| ·农杆菌的质粒提取 | 第31页 |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32页 |
| ·质粒向细菌的转化及酶切鉴定 | 第32页 |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页 |
| ·质粒的农杆菌转化及酶切鉴定 | 第32页 |
| ·烟草转化 | 第32-33页 |
| ·烟草DNA的小量提取 | 第33-34页 |
| ·转基因烟草的检测 | 第34页 |
| ·转基因烟草的苯达松抗性实验 | 第34-35页 |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50页 |
| ·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BEL基因的分析 | 第35-40页 |
| ·Bel区段的基因预测 | 第35-36页 |
| ·Bel基因结构的分析 | 第36-38页 |
| ·保守性结构域、基序,蛋白质家族分析 | 第38-40页 |
| ·NCBI上保守结构域的查找 | 第38页 |
| ·Pfam上保守结构域的查找 | 第38-39页 |
| ·Scanprosite对蛋白质家族和结构域的查找 | 第39-40页 |
| ·BEL基因的克隆 | 第40-45页 |
| ·水稻DNA及RNA的提取 | 第40页 |
| ·Bel基因编码区(CDS)的克隆 | 第40-41页 |
| ·T载体连接转化及序列分析 | 第41-43页 |
| ·Bel基因与其它具有除草剂抗性的P450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3-45页 |
| ·BEL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 | 第45-47页 |
| ·半定量RT-PCR指数扩增循环次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 ·Bel基因表达特性研究 | 第46-47页 |
| ·BEL基因的烟草转基因研究 | 第47-50页 |
| ·表达载体pKYL71-Bel的构建 | 第47页 |
| ·转基因烟草的培育 | 第47-48页 |
| ·转基因烟草的PCR鉴定 | 第48页 |
| ·转基因烟草的苯达松检测 | 第48-50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50-54页 |
| ·BEL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的分析 | 第50-51页 |
| ·定量RT-PCR的思考 | 第51-52页 |
| ·BEL基因与抗除草剂P450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