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1页 |
1 试验基地简介 | 第12页 |
·柘林湖无公害网箱养殖场简介 | 第12页 |
·茅莲湖公害农产品(水产品)养殖场简介 | 第12页 |
2 三种无公害养殖鱼类生物学特征 | 第12-13页 |
3 水产品营养研究概述 | 第13-20页 |
·无机成分分析 | 第13-14页 |
·脂肪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 | 第14-16页 |
·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蛋白质营养评价 | 第16-20页 |
·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16页 |
·营养评价 | 第16-19页 |
·食品营养评价概念及意义 | 第16-17页 |
·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 第17-19页 |
·鱼类的营养价值 | 第19页 |
·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其营养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三种鱼类肌肉中无机成分分析 | 第21-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材料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水分测定 | 第21页 |
·灰分测定 | 第21-22页 |
·无机元素测定 | 第22-25页 |
·铅测定 | 第22-23页 |
·镉测定 | 第23页 |
·铜测定 | 第23页 |
·汞测定 | 第23-24页 |
·砷测定 | 第24-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鱼肌水分含量 | 第25页 |
·采样记录 | 第25页 |
·水分含量 | 第25页 |
·水分含量与体长的关系 | 第25-26页 |
·鱼肌水分含量的周年变化 | 第26页 |
·灰分分析 | 第26-27页 |
·五种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 | 第27-28页 |
·采样纪录 | 第27页 |
·每种鱼类各种元素的含量比较 | 第27页 |
·不同鱼类每种元素含量比较 | 第27-28页 |
3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三种鱼类鱼肌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分析 | 第29-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材料 | 第29页 |
·脂肪测定 | 第29页 |
·脂肪酸测定 | 第29-30页 |
·脂类提取 | 第29-30页 |
·甲脂化 | 第30页 |
·脂肪酸分析测定 | 第30页 |
2 结果 | 第30-48页 |
·三种鱼肌的平均脂肪含量 | 第30-34页 |
·脂肪含量与体长的关系 | 第30-32页 |
·鱼肌脂肪含量的周年变化 | 第32-34页 |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第34-48页 |
·三种鱼类脂肪酸组成的一般特征 | 第34-36页 |
·三种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差异 | 第36页 |
·三种鱼类脂肪酸成分的季节性变化 | 第36-41页 |
·鱼体体长与脂肪酸含量的关系 | 第41-45页 |
·鱼肌脂肪含量与PUFA%的关系 | 第45-46页 |
·淡水鱼与海水鱼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 第46-48页 |
3 讨论 | 第48-51页 |
·鱼体脂肪酸的组成 | 第48页 |
·与野生鱼脂肪酸组成相比较 | 第48-49页 |
·鱼肌脂肪酸变化 | 第49-50页 |
·鱼肌脂肪酸的季节性变化 | 第49页 |
·鱼肌脂肪酸含量鱼体长的关系 | 第49页 |
·鱼肌脂肪酸含量与肌肉中脂肪含量的关系 | 第49-50页 |
·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的脂肪酸组成比较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三种鱼类的蛋白质分析及其营养评价 | 第51-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材料 | 第51页 |
·蛋白质测定 | 第51-52页 |
·氨基酸测定 | 第52页 |
·营养价值的评定 | 第52页 |
2 结果 | 第52-58页 |
·蛋白质的含量 | 第52-57页 |
·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 | 第57-58页 |
·各种鱼类氨基酸含量 | 第57页 |
·鲜味氨基酸含量 | 第57-58页 |
·营养评价 | 第58页 |
3 讨论 | 第58-60页 |
·蛋白质含量 | 第58页 |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第58-59页 |
·氨基酸总量 | 第58页 |
·鲜味氨基酸分析 | 第58-59页 |
·营养评价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