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精神损害与精神损害赔偿 | 第11-16页 |
| (一) 精神损害与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 第11-12页 |
| (二) 精神损害赔偿的意义 | 第12-13页 |
| (三) 直接精神损害与间接精神损害 | 第13-14页 |
| (四) 近亲属身份的界定 | 第14-16页 |
| 二、侵害死者人格利益的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 | 第16-20页 |
| (一) 死者人格利益受侵害后,近亲属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 (二) 比较法上的规定 | 第17-18页 |
| (三) 我国法律的规定与思考 | 第18-20页 |
| 三、侵害生命权的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0-25页 |
| (一) 侵害生命权的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权利基础 | 第20-22页 |
| (二) 比较法上的规定 | 第22-23页 |
| (三) 我国法律的规定与思考 | 第23-25页 |
| 四、侵犯健康权的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 | 第25-29页 |
| (一) 侵害健康权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事实 | 第25页 |
| (二) 比较法上的规定 | 第25-27页 |
| (三) 我国法律的规定与思考 | 第27-29页 |
| 五、基于“惊骇案件”产生的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 | 第29-32页 |
| (一) 什么是“惊骇案件” | 第29-30页 |
| (二) 比较法上的规定 | 第30-31页 |
| (三) 我国法律的规定与思考 | 第31-32页 |
| 六、侵害其他身份权的情况下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 | 第32-35页 |
| (一) 侵害亲权的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 | 第32-33页 |
| (二) 侵害配偶权的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 | 第33-35页 |
| 七、我国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实践及立法建议 | 第35-42页 |
| (一) 我国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35-37页 |
| (二) 我国现行立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 (三) 对完善我国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制度的建议 | 第39-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