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生活状况论文

昌邱村村民的休闲生活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导言第11-18页
 一、选题依据第11-12页
  (一) 社会学个案研究启示第11页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背景第11页
  (三) 农村休闲生活研究发展的需要第11-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 对农村休闲生活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第12-13页
  (二) 以具体村落为单位对农村休闲生活的研究第13-15页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 访谈法第15页
  (二) 参与式观察法第15页
  (三) 文献资料法第15-16页
 五、研究创新第16页
 六、核心概念界定第16页
 七、本章小结第16-18页
第二章 走进昌邱村第18-23页
 一、地里状况第18页
 二、村里的人第18-20页
 三、村民的经济状况第20页
 四、村民接受文化教育的状况第20-21页
 五、选择这个调查区域的理由第21页
 六、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三章 村民的生活样态第23-36页
 一、村民的生活环境第23-24页
 二、经济收入来源第24页
 三、村民的忙与闲第24-30页
  (一) 村民的农忙时间第25-27页
  (二) 村民的农闲时间第27-30页
 四、特殊人群的生活第30-32页
  (一) 享受补贴的老年人第30页
  (二) 村里的矿工第30-31页
  (三) 村里的老师第31-32页
  (四) 村里的个体户第32页
 五、村民的空闲第32-34页
 六、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村民的休闲生活方式第36-46页
 一、休闲活动的主要内容第36-40页
  (一) 不同性别群体的休闲生活差异第36-37页
  (二) 不同年龄群体的休闲生活差异第37页
  (三) 不同职业群体的休闲生活差异第37-38页
  (四) 不同收入群体的休闲生活差异第38-40页
 二、村民的休闲活动场所第40-42页
  (一) 业余篮球场第41页
  (二) 活动广场第41页
  (三) 废弃的学校第41-42页
  (四) 老年活动室第42页
 三、村民的休闲活动技能第42-43页
 四、村民无意识的休闲生活第43-44页
 五、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村里休闲活动带头人第46-50页
 一、高跷带头人第46-47页
 二、麻将组织者第47-48页
 三、教会组织者第48-49页
 四、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村民的休闲观第50-53页
 一、工作重于休闲第50页
 二、主动工作,被动休闲第50-51页
 三、休闲消费意识淡薄第51页
 四、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七章 影响村民休闲生活方式的因素分析第53-57页
 一、照明问题影响村民晚间的休闲生活第53页
 二、经济的增长限制了休闲活动的发展第53-54页
 三、村民可参与的集体性休闲项目少第54页
 四、心态的差异决定参加活动的效果第54-55页
 五、休闲项目的投入资金不足且利用不充分第55页
 六、人群断层阻碍了体育休闲项目的发展第55页
 七、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八章 引导农民构建休闲生活方式的策略第57-61页
 一、充分发挥村领导的作用第57页
 二、开展晚间休闲活动第57-58页
 三、充分利用网络传媒和年轻人发展休闲活动第58页
 四、发掘新的适应性的群体性休闲活动第58页
 五、充分利用身边的可利用资源第58-59页
 六、现代与传统休闲活动方式共同发展第59页
 七、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九章 结论第61-64页
 一、部分村民无暇休闲、“羞于”休闲第61-62页
 二、村民的休闲生活方式发生了变迁第62页
 三、村民休闲参与“知行分离”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第6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匮肾气丸对亚健康的调节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山东省乒乓球女队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